西方这次真正服气了,给霹雳-15空空导弹起名“死亡天使”,中国空中作战体系已正式崛起!全世界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实际上现役就是四种。
现在全球现役的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满打满算就四种:美国的 AIM-120D、欧洲的 “流星”、俄罗斯的 R-77M,还有咱们的霹雳- 15。但真正让西方睡不着觉的,还得是霹雳- 15。
就说射程,美国 AIM-120D撑死160公里,欧洲“流星”虽然用了冲压发动机,理论射程能到200公里,可那玩意儿进气口设计有缺陷,机动性差得要命,实战里根本发挥不出来。俄罗斯的 R-77M 倒是号称 190 公里,可那是在“高空、敌我1.5马赫迎头飞行”这种极端理想条件下测出来的,按咱们的标准折算,实际有效射程也就100公里左右。
再看咱们的霹雳- 15,出口型PL-15E射程145公里,自用版直接突破 200公里,而且是在常规作战条件下实打实的射程。就这数据,直接把西方同行甩在身后。
更狠的是霹雳- 15 的制导技术,它用的是主动相控阵雷达导引头,192个T/R组件就像一双双眼睛,能在复杂电磁环境里精准锁定目标。再加上双向数据链,导弹不仅能接收载机的指令,还能把自己的状态实时传回,就算敌机用电子干扰,它也能死死咬住目标不放。
印度空军的“阵风”和苏- 30MKI,可是花了大价钱装了以色列的电子战吊舱和法国的SPECTRA系统,结果在霹雳- 15 面前全成了摆设,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日本icon专家研究了霹雳- 15 的残骸后直摇头,说它“性能虚标的丧心病狂”,可心里明白,这是实打实的技术碾压。
光有好导弹还不够,还得有能发挥它威力的平台。咱们的歼- 20 隐身战斗机,在“野兽模式”下能外挂8枚霹雳- 15,再加上机腹弹舱的6枚,一次就能带14枚导弹上天。这种组合,让歼- 20 在超视距空战中直接化身 “空中堡垒”。
更绝的是,空警- 500预警机在后方坐镇,通过数据链把战场信息实时传给歼- 20和霹雳- 15,实现了“发现即摧毁”的无缝衔接。这种体系化作战,可不是单打独斗的“流星”或者AIM-120D能比的。
实战是最好的试金石,在印巴 “5.7 空战” 中,巴基斯坦的歼- 10CE 在空警- 500 的引导下,不开雷达直接发射霹雳- 15,导弹依靠北斗导航和数据链修正,160公里外精准命中印度icon“阵风”,残骸直接坠毁在印军基地20公里外。
这一仗打完,西方彻底坐不住了。美国加速推进 AIM-260导弹的研发,俄罗斯赶紧改进R-77M,连日本都偷偷研究霹雳- 15 的残骸,想找出破解之道。可他们不知道,霹雳- 15 只是咱们空战体系的冰山一角,后面还有射程更远的霹雳- 17、霹雳- 21,正等着给他们更大的震撼。
从 “死亡天使” 这个外号就能看出,西方对霹雳- 15 是又恨又怕。它不仅是一枚导弹,更是中国空中作战体系崛起的象征。当霹雳- 15 和歼- 20、空警 - 500这些“战友”联起手来,咱们在空中战场已经有了绝对的话语权。那些曾经看不起咱们的国家,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空军icon在超视距空战领域一骑绝尘,留下他们在后面拼命追赶。未来的天空,注定是属于中国空中力量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