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国防部长访问美国,万万没想到,三国国防部长连特朗普的影子都没见到,美国只派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和三人进行了简单交谈。
这三位部长心里估计都凉了半截,想当年,美国为了拉拢这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又是派航母巡航波罗的海,又是搞“波罗的海安全倡议” 砸钱,每年给三国的军援从2亿多美元涨到3亿。
可风水轮流转,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后,画风彻底变了。这位老兄满脑子都是“美国优先”,北约盟友在他眼里就是“冤大头”,天天催着欧洲国家自己掏钱买安全。今年的北约峰会i更绝,特朗普直接要求成员国把军费提到GDP的 5%,吓得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国家直摇头。
再看看美国派出来的海格塞斯,这位老兄履历挺有意思。当过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当过兵,军衔最高到少校,结果直接空降当国防部长。参议院投票时差点没通过,要不是副总统万斯投了关键一票,他这职位还悬着。更尴尬的是,他上任没几个月就卷入性侵丑闻和白宫群聊泄密门,国防部监察机构正盯着他呢。让这么一位“问题部长”接待三国国防部长,美国的诚意可想而知。
说到底,这事儿折射出美国战略重心的大转移。2025年的特朗普满世界都是“麻烦事儿”。东边要应付俄乌冲突,西边要盯着伊朗核问题,南边还得操心中东石油。
相比之下,波罗的海三国虽然挨着俄罗斯,但既没有战略资源,也不是全球贸易要道,自然成了“次要选项”。特朗普连波兰、匈牙利这些中东欧国家都懒得搭理,更别说立陶宛这种人口不到300万的小国了。
对三国来说,这次吃闭门羹可不是小事儿。他们本来指着美国撑腰对抗俄罗斯,结果发现美国的“保护费”越收越高,承诺却越来越虚。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三国的安全策略。以前他们跟着美国搞“前沿威慑”,又是修防空系统,又是建军事基地。现在美国撒手不管,他们只能转头抱欧盟的大腿。
今年7月,德国宣布向立陶宛派驻5000人的装甲旅,这可是冷战结束后德国在东欧最大规模的驻军。欧盟也推出“重新武装欧洲” 计划,砸8000亿欧元搞国防工业,摆明了要自己扛事儿。
不过,美国也不是完全不管。海格塞斯在会谈中还是提了“北约协调”的事儿,意思是以后三国的安全问题得找北约,别直接找美国。这招“甩锅”玩得挺溜,既不用掏钱,又能维持“盟主”面子。可三国心里清楚,北约秘书长吕特那套“折中方案”根本不靠谱,3.5%的军费目标到2032年才能实现,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次外交冷遇,说白了就是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忙着在中东“救火”,顾不上东欧的“小火苗”。波罗的海三国夹在大国之间,只能自己想辙。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像波兰一样,开始琢磨“欧洲自主防御”,到时候美国在东欧的影响力可就真成“昨日黄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