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将军授衔时,原国军少将白天竟3次拒绝中将衔,原因令人动容。 这份

历史阅读者 2025-08-06 09:47:37

1955年开国将军授衔时,原国军少将白天竟3次拒绝中将衔,原因令人动容。

这份特殊的选择背后,藏着一段跨越两个阵营的人生传奇。

白天本名魏巍,1906年冬天出生在湖南邵阳的农家,少年时目睹军阀混战、百姓流离,他毅然报考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步兵科学员。

毕业后辗转国民党军队,因军事才能突出,1937年抗战爆发时,年仅31岁的他已担任第93军少将参谋长。

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倾轧和腐败风气让他深感窒息,直到1938年一次延安之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延安抗大的土窑洞前,魏巍看到毛泽东穿着打补丁的棉袄与学员同吃小米饭,将领和士兵围着篝火讨论战局。

尽管物资匮乏,但人人眼里闪着光。这种上下同心的革命氛围深深震撼了他。

他当即申请加入共产党,但领导建议他暂留国民党阵营发挥更大作用。

回到前线后,魏巍开始秘密协助共产党,将国民党军事情报转交八路军总部,利用职务掩护地下工作者转移,甚至说服军长刘戡延迟执行围剿命令,使唐天际率领的晋豫边游击队成功突围。

1940年6月,因特务密报"通共",蒋介石下令暗杀魏巍,在生死关头,他连夜投奔八路军太岳军区。

为表明新生志向,他改名"白天",寓意"告别黑暗,迎接光明"。

彭德怀亲自将他安排在八路军前方总部任参谋处长,看中他既精通正规军战术又熟悉国民党内情。

在解放战争中,白天凭借特殊身份多次劝降国民党部队,最著名的是促成原国民党60军改编为解放军第50军,并亲自担任副军长。

1955年授衔前夕,中央军委根据白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贡献,拟授予中将军衔。

但白天三次推辞:"许多老同志贡献更大却未授衔,比如王凤梧同志参加革命比我早五年。"

彭德怀得知后当面斥责:"这是组织决定!你在国民党是少将,到共产党反倒要降级?"最终白天勉强接受少将衔,成为开国将帅中唯一主动降衔的将领。

此后他的人生轨迹更显特别,1958年转任哈尔滨副市长主管科技,带头下工厂劳动;1963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专注研究古代战争史。

1973年病逝时,遗物里最珍贵的是两枚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这位特殊将军的选择从未被遗忘,2019年央视纪录片《永远的军魂》披露:白天档案里留存着当年亲笔写的降衔申请,结尾写道:"革命之功如江海,个人所得仅涓滴。"

如今在他的家乡湖南隆回县司门前镇,故居陈列馆的结束语正是他晚年常说的话:"军衔是领章上的星,信仰是心上的星。"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历史阅读者

历史阅读者

欢迎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