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都说是肺癌,结果切出来是良性的!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接诊了一对30岁出头的夫妻,大老远从外地来找我看病。 俩人一进门我就注意到他们脸色特别差,愁眉不展的。在当地查出来肺里有个将近3cm的肿块,CT显示有磨玻璃成分,边界清楚还带着血管和空腔。 跟我说:乔主任,我们跑了好几家医院,医生都说考虑是肿瘤,最后先请您再给诊断一下。 我仔细看了他们的片子,确实从影像学特征来看很像肿瘤。肿块形态不规则,还有分叶状改变,这些都是典型的恶性征象。 但说实话,当时我心里也在打鼓:这么年轻的患者,真的会长这么大的肺癌吗? 为了稳妥起见,我给他们做了全身检查,好在其他部位都没发现问题。就算真是肿瘤,应该也是最早期的。 跟他们治疗方案时,我也很纠结。虽然可以做穿刺活检,但这个肿块位置特殊,刚好在肺斜裂和胸膜下方。 万一是恶性的,穿刺可能导致肿瘤扩散!权衡后,我建议直接做胸腔镜手术,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一次性解决问题,如果是恶性,就手术切下来。 直到手术时,打开胸腔就看到肺组织明显水肿,这更像是炎症表现。我们立即调整方案,只做了个楔形切除,取了一小块组织送快速病理检查。 等待结果那半小时我心里也一直在祈祷!因为从影像学特征来看,十个专家有九个半都会判断是恶性,还用人工智能分析过,结果也提示恶性。 但最终病理报告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是良性的!作为外科医生,一定要牢记"控制损伤"的原则,既然确定是良性,手术范围就到此为止。其实就相当于做了个活检手术。 夫妻两个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他们原本以为这么大的肿块肯定是晚期癌症,现在总算可以安心了。 这个病例也给我提了个醒:作为医生,任何时候都要做好两手准备。影像学再典型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性,提前制定好应对方案。 对患者来说,最稳妥的治疗方案往往不是最激进的,而是能够兼顾诊断和治疗的最小损伤方案。 每次遇到这样的病例,我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诊疗思路。医学就是这样,永远有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考虑周全,对每一个生命负责。[作揖][玫瑰]
医生都说是肺癌,结果切出来是良性的!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接诊了一对3
乔贵
2025-08-06 10:20:25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