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菲律宾一而再再而三向中国求援? 菲律宾民间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地理位置特殊,帮中国“挡了台风”,所以中国就该援助他们。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最近菲律宾又在闹腾“替中国挡台风应该得到补偿”的怪论,说起来这事还真有意思,菲律宾每年平均要遭受20场台风,中国要被7个台风登陆,他们却说自己是“天然屏障”。 讲实在的,这逻辑怎么听都不对劲。 要说台风,可不认人情世故,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就给了个现实教训:在菲律宾东边晃悠两圈,突然一个转弯,径直奔着浙江去了。 不仅如此,这台风还挺有个性,登陆温岭后觉得不过瘾,又跑到青岛来了一次“二次登陆”。后来的天鹅台风更绝,在菲律宾吕宋岛蹭了一脚,最后直奔雷州半岛安了家。 说白了,台风走哪条路完全看副热带高压这个“幕后老板”的脸色,这就跟高速公路似的,台风才不管你是哪国地盘,它就认准了气压带这条“车道”。 再看菲律宾自己,基础设施确实差强人意,全国八成都是土路,木头茅草搭的房子,连避难用的教堂都能被台风吹塌。 当年的海燕台风来袭时,他们的预警系统就像开玩笑:气象部门晚了足足四十小时才发现这是超强台风,从1号警报升到4号最高警报只用了18小时,老百姓都没反应过来,台风就到家门口了。 最要命的是救灾能力跟不上,那次灾害造成6201人遇难,114万间房子报废,经济损失8.1亿美元。救灾物资因为路况差送不进去,11天过去了还有60万灾民没等到援助。 看到这种情况,中国这些年是真没少帮忙。 光是从2013年开始,援助就超过2100万美元,今年7月三个台风连着来,美国就给了25万美元,还不够修条水泥路的,日本虽然承诺500万,但迟迟不见踪影。 反观中国福建商会,直接三天就把200吨大米送到了灾区。 说到援助,中国可不是光给钱给物资那么简单,专门开了风云四号B卫星给菲律宾扫数据,一分钟一次更新,这服务比外卖小哥还勤快。 不仅教他们用卫星,还手把手教防灾技术,这就跟教人钓鱼似的,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学了。 可有意思的是,菲律宾这边一会儿哭穷要援助,一会儿又在南海搞小动作。 这就像你帮邻居家修房子,转头他就在你家院子里挖坑,这谁受得了? 两国贸易额都到几百亿美元了,按理说应该好好过日子,偏偏要搞这些有的没的。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援助,那真是“雷声大雨点小”。 美国号称是菲律宾的“大哥”,可这次就撂下25万美元,连条像样的马路都修不起,日本许诺500万,喊得震天响,到现在钱还没个影。 其实菲律宾民间防灾意识不差,盖洛普的报告显示84%的家庭都有准备,问题是光备点干粮有啥用?关键时刻,6米高的海啸可不管你准备得多充分。 他们有钱买美国战斗机,却舍不得修个像样的防波堤,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说到底,这事儿就像个怪圈:菲律宾觉得自己地理位置特殊,理所当然该得到补偿;中国出于人道主义和贸易关系给予援助;但他们不思进取,反而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 这种思维方式,说白了就是把别人的善意当成理所当然。 网友说得对,帮助遭难的邻居是应该的,但前提是互相尊重,你不能一边拿人家的援助,一边还说闲话。 再说了,台风是自然现象,又不是谁指挥的,与其纠结谁挡了谁,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防灾能力上。 毕竟,真正的国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菲律宾终于意识到,中国已经不会再帮他们了,台风侵袭的这半月,菲律宾几次求助,最后
【406评论】【17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