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此时朱德和妻子正在吃饭,突然,敌军踹门而入,“抓住朱德!”妻子灵机一

百年战争录 2025-08-06 11:41:44

1929年,此时朱德和妻子正在吃饭,突然,敌军踹门而入,“抓住朱德!”妻子灵机一动,抓起一个脸盆就递给了朱德并大声喊,敌军听后,竟撇下朱德就冲了出去。

而伍若兰的革命之路始于湘江畔的课堂。

1924年考入衡阳女三师时,她编的歌谣“富人高楼饮美酒,穷人赤膊喝北风”已在耒阳农会口耳相传。

直到马日事变后,反动派悬赏通缉这个“戴眼镜的宣传婆”,但是她却化装成农妇,在灶台边用炭灰写下暴动暗号,组织农民夜袭土豪粮仓。

在1928年初湘南暴动烽火中,她率妇女队连夜赶制六百双草鞋送到工农革命军营地。

那双布满血泡的手让朱德动容,更震撼他的是伍若兰的胆识。

当敌军机枪封锁耒阳城门,她双枪连发射倒旗杆,暴动红旗在硝烟中不倒。

于是他们在共同理想催生的情愫,之后又在战火中淬成婚约。

新婚夜没有红烛,朱德打趣道,湖南辣子配四川椒,辣到一处了!

而伍若兰笑着将嫁妆,两把驳壳枪压进枕下。

而在井岡山的密林里,伍若兰的绑腿总比别人多道暗袋。

左手枪套磨破了,她就用山藤修补,为练就左右开弓的绝技,她悬沙袋练腕力直至虎口裂开。

在1928年6月龙源口战役,湘赣敌军七挺机枪压得红军抬不起头。

此时伍若兰纵身跃出战壕,双枪点射打哑两挺机枪,率队夺回风车口要冲。

战士们在血泊中唱起新编山歌,英雄威震七溪岭,双枪女将破敌胆!

身为军长夫人,她拒绝任何特殊待遇。

军部分配的战马总让给伤员,自己赤脚走完转移路。

即使怀孕三月仍彻夜油印传单,南瓜粥里飘着的油墨香成了战士们的记忆。

当蒋介石调集七师兵力围剿井冈山,她背着印刷机翻越悬崖,蜡纸裹在肚腹处保暖,保住了红军唯一的文化火种。

然而之后向赣南转移的寒冬成为炼狱。

当草鞋都磨穿后,伍若兰撕下棉袄内衬裹住战士冻伤的脚,自己单衣行走。

1929年2月1日部队血战至寻乌圳下村时,她腹中胎儿已五月正是急需要补营养的时候,但是她仍将村民谢礼的鸡蛋塞给瘦弱孩童。

到了2月2日凌晨4点,天还没亮,此时朱老总正与妻子伍若兰在屋里吃着早饭,准备吃完饭就出发。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一直尾随在红军后面的敌军刘士毅部和当地靖卫团已经摸上来了。

瞬间将整个村子重重包围,顿时四面八方的枪声大作,原来负责前卫警戒任务的31团已经开拔出发,此时军部顿时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

突然门被踹开十几个枪口对准他们夫妻俩,带头的军官翻着搜捕令,脸上的刀疤随着狞笑扭动。

这节骨眼上,伍若兰突然抄起门边的铜盆,“哐当”砸在朱德后背上。

厉声呵斥,懒骨头!还不去打水!

她叉腰怒目的模样活脱脱是个村妇,敌军扫过朱德破袄草鞋的背影,扭头扑向下一个目标。

这短暂的掩护让朱德抓起扁担冲出重围,却不知妻子的下一招更惊心。

她反身冲向枪声最密处,高喊“我就是朱德的堂客”,她将弹雨引向自己。 直到铜盆计送走朱德后,伍若兰的抉择堪称战争艺术的绝唱。

之后她率三十人直扑敌军指挥部,佯装主力诱敌分兵。

弹尽时以怀孕之身扑向敌首,为朱德赢得翻山时间。

子弹洞穿她左腿的刹那,掌心还攥着朱德遗留的扁担钩,那是突围前她悄悄系上的暗记。

赣州牢房的梁柱浸透血痕。

敌旅长刘士毅将电报纸拍在伍若兰面前,蒋委员长亲令,写个声明,就说和朱德一刀两断!

但是回应他的是带血唾沫,你们叫他朱德,百姓叫他朱军长!

见她软硬不吃,最终也是选择将她送往刑场。

在2月12日刑场上,此时刽子手喝令“最后机会”,她望向章江浊浪,要我背弃朱军长,除非赣江水倒淌!

枪响声过后一代巾帼英烈就此落幕。

伍若兰牺牲时年仅26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但是,她就像一支馨香袭人、芬芳不谢的兰花,盛开在井冈山人民的心中。

朱德腰间的瓦盆余生藏着那夜的温度。

过草地时他贴身带着栽野兰的瓦盆,泥土板结如铁,兰根仍倔强盘结。

1962年重登井冈山,七旬元帅蹲在当年分别的崖石边,指腹摩挲石缝里绽放的幽兰,轻声背出新作,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

铜盆计与断腕枪,是伍若兰留给战史的永恒启示。

真正的革命智谋,生于对信仰的至纯坚守,铜盆骗过敌军非因演技精湛,而是她从未视丈夫为特权符号。

双枪震慑七溪岭不在枪法如神,而在“右手负伤左手战”的决绝。

当赣江两岸井冈兰岁岁盛开,那缕幽香似在低语,智勇的至高境界,是以生命为火种点燃不灭的星芒。

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毅然得地自含芳。这是一代伟人对兰花的赞美,更是对伍若兰的赞美。

她永远的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像巾帼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0 阅读:17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1
2025-08-06 12:47

向先烈致敬!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