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搞不懂为什么几百万加沙人,宁可坐在沙漠里等着别人援助,也不拿起武器起来反抗。待宰的猪羊,也知道要拼命反抗,不反抗,就真死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失了血性的民族真的不值得同情,也没必要可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历史,被淘汰掉的民族,但愿没他们这一群。 两年前,哈马斯搞了个大动作,以色列那边立马就炸了,说要彻底铲除他们。从那天起,加沙就没过上一天安生日子。水电被掐、物资被断,咱们看到的,就是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可问题来了,灾难之中,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加沙人,大多数是什么形象?是无助的、等待的、哭泣的。我不是说他们不苦,那片土地上,谁家的孩子不是在瓦砾堆里长大的?谁家的墙上没几个弹孔?这份苦,是实实在在的。 但光有苦难是不够的。苦难应该是磨刀石,而不是把人泡软的温水。 来看看加沙人自己的选择,他们把哈马斯选上台,这个组织天天喊着要消灭以色列,动不动就往人家地盘上扔火箭弹。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把全体加沙民众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你打了人家,人家能不还手吗?而且以色列的还手,从来都是十倍奉还。这种以卵击石的“反抗”,到底是勇敢,还是在用同胞的性命做赌注? 更可悲的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阿拉伯兄弟”身上。结果呢?冲突一升级,紧挨着加沙的埃及和约旦,第一时间就把大门关得死死的。埃及的拉法口岸,那是加沙人唯一的陆路生命通道,宁可让救援物资排队堵着,也不让难民过去一步。 这是为什么?因为“兄弟们”也怕啊。 翻翻历史书就知道了。约旦,上世纪七十年代,好心收留了几十万巴勒斯坦难民。结果呢?这些难民在约旦搞起了“国中之国”,甚至两次刺杀约旦国王。最后约旦忍无可忍,爆发了“黑九月”事件,一场内战把他们全赶了出去。这道疤,约旦人记到今天。当年的国王,是现在约旦国王的爹,这笔账他能忘吗? 埃及就更不用说了。哈马斯跟埃及国内一直想搞事的穆斯林兄弟会,那是一个藤上结的两个苦瓜。埃及好不容易才稳住国内局势,把经济搞上去一点,怎么可能开门引狼入室?所以,不是兄弟不给力,是他们真的被坑怕了。 连自己的阿拉伯同胞都对他们避之不及,这难道不值得加沙人自己反思吗? 一个民族要想站起来,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施舍和同情。以色列建国的时候,那也是一片不毛之地,周围全是敌对国家,打了五次中东战争,硬生生打了出一片天。咱们中国,百年前不也是积贫积弱,被按在地上摩擦?靠的是什么?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骨气,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血性。 在今天的加沙人身上,很难看到这种精气神。仿佛我弱我有理,全世界都欠我的。他们习惯了联合国的救济,习惯了各种国际组织的援助。这种援助,短期看是救命粮,长期看,就是磨掉人意志的毒药。当一个民族习惯了伸手要饭,也就忘了怎么用手去战斗、去建设。 到了今天,加沙的局势像一潭死水。大规模的冲突停了,但和平遥遥无期。以色列的封锁还在,重建工作举步维艰。大部分年轻人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们的日常,就是在废墟中闲逛,或者去援助点排队。 这种状态,比战争本身更可怕。战争会死人,但也能激发人的求生意志。而这种漫长的、没有希望的消磨,才是真正地杀死一个民族的灵魂。 加沙人走到今天,外部的压迫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他们内部的分裂、错误的选择、以及那种放弃自救的依赖思想,才是根子上的问题。他们把复仇的希望寄托于恐怖袭击,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国际援助,唯独没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上。 人类历史几千年,大浪淘沙,多少曾经显赫的民族都消失在了时间长河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自己都放弃了,那就真的没有任何人能救你了。 希望他们能有一天,自己从废墟里站起来,擦干眼泪,挺起胸膛,重新找回属于一个民族应有的尊严和血性。
阿拉伯集体翻脸,中国方案震翻以色列,哈马斯的路在何方?加沙被哈马斯管了这么多年
【57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