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浒传》的时候,总有人纳闷: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武松为啥对招安这事反应最激烈? 宋江一提招安,他就吹胡子瞪眼,甚至拍着桌子骂娘,好几次差点跟支持招安的人吵翻。 其实武松反对招安,不是一时冲动,全是他一路摸爬滚打攒下的血泪教训,还有骨子里那股子对世道的清醒认知。 最根本的原因,是武松早就看透了朝廷的真面目。 他这辈子吃的最大亏,几乎全是官府给的。 当年在景阳冈打虎成了英雄,本以为能安稳过日子,结果在阳谷县当都头时,哥哥武大郎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他告状无门,只能自己动手报仇。 后来发配孟州,明明替施恩夺回了快活林,却被张都监、张团练这些官老爷设计陷害,说他偷盗金银,差点被砍了脑袋。 要不是施恩帮忙,他早成了刀下鬼。 血溅鸳鸯楼那回,他杀了张都监一家十几口,墙上写下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股狠劲里藏着多少对官府的恨? 在他眼里,朝廷官员个个是披着人皮的豺狼,嘴上喊着 “为民做主”,背地里尽干些栽赃陷害、草菅人命的勾当,这样的朝廷,招安过去能有好果子吃? 再看看梁山兄弟的来路,武松更觉得招安是条绝路。 梁山一百单八将,多半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林冲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杨志被贪官夺走功名,解珍解宝被地主和官员诬陷…… 这些兄弟哪个没受过朝廷的苦? 武松自己就是从死牢里逃出来的,他太清楚这群官老爷的手段了 —— 你顺他们意的时候,可能给你点甜头;一旦你没用了,或者碍着他们的事了,转眼就敢把你往死里整。 他不止一次跟兄弟们说:“咱们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何等逍遥?招安了去伺候那些奸臣,迟早被他们算计得死无葬身之地!” 武松的性格也容不得他对招安低头。 他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烈性汉子,爱憎分明到了极点。 当初在柴进庄上,就因为柴进怠慢了他,他宁愿冻在走廊里也不低头;后来上了梁山,宋江想拉拢他,他只认兄弟情分,不认什么 “大哥的宏图大志”。 在他看来,招安就是向曾经迫害过他们的官府摇尾乞怜,是把兄弟们的尊严踩在脚下。 宋江说招安是为了 “洗白身份”“光宗耀祖”,可武松根本不在乎这些虚名。 他跟着宋江上梁山,图的不是当官发财,是兄弟们能抱团取暖,不再受欺负。 让他去向高俅、蔡京这些奸贼磕头请安,比杀了他还难受。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武松对 “情义” 的看重远超功名。 他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兄弟情:为了给哥哥报仇,敢杀西门庆;为了救鲁智深,敢跟官军硬拼;在蜈蚣岭看到道童被欺负,顺手就杀了恶道。 他上梁山,是因为这里有一群和他一样讲义气的兄弟。 可招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兄弟们要被拆散,要被朝廷派去打这个打那个,甚至可能互相残杀。 当年李逵喊着 “杀上东京,夺了鸟位”,武松其实心里是认同的 —— 与其做朝廷的棋子,不如自己当自己的主人。 宋江总说招安是 “为兄弟们好”,但在武松看来,把兄弟们推进虎口的 “好”,他宁可不要。
看《水浒传》的时候,总有人纳闷: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武松为啥对招安这事反应最激烈?
月光如水照归人
2025-08-07 09:31:02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