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开国大将王树声到部队看望女儿,不料被警卫兵拦下:“请您排队等候,领表登记。”王树声看了看排得长长的队伍,填好登记表后,走到末尾默默等候。 北京卫戍区某团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来探亲的家属,队伍里有一位穿着普通棉大衣的老人,脚上穿的还是解放鞋,看起来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 这位老人就是开国大将王树声,他的小女儿王季迟在这个团里当兵,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妻子杨炬出差去了外地,三个儿子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家里就剩他一个人过年。 王树声1905年生于湖北麻城,16岁就参加了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时期,他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指挥过徐向前、陈赓、王宏坤等后来的大将和上将,解放后担任总军械部部长,主管全军武器装备生产。 那天早上8点,王树声就到了部队门口,门卫是个小战士,看了看这位老人,客气地说:“大爷,探亲需要先登记,请您排队等候。”王树声点点头,拿起笔在登记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 队伍移动得很慢,因为每个人都要详细检查证件和填写表格,前面有个大妈抱怨说:“这天儿多冷啊,就不能快点吗?”王树声只是笑笑,搓搓手继续等着。 10点半,终于轮到了王树声,门卫接过登记表,看到“王树声”三个字时愣了一下,他赶紧跑到值班室,拿着表格向连长汇报,连长一看也慌了,这可是总军械部的首长啊。 连长急忙跑出来,想要特殊安排,却发现王树声已经自己走进了营区,老将军熟悉部队的规矩,直接去了女儿所在连队的宿舍楼下,让人去叫王季迟下来。 王季迟下楼时吓了一跳,父亲的鼻头冻得通红,棉帽子上还沾着雪花,她想带父亲去连部暖和暖和,王树声摆摆手说:“就在这儿说几句话就行。” “身体怎么样?训练累不累?”王树声关切地问,王季迟告诉他一切都好,训练很充实,和战友们相处得也不错。父亲听了很高兴,从口袋里掏出几个苹果递给女儿。 聊了十几分钟,王树声就准备离开,王季迟想送送父亲,他说:“你回去吧,我坐公交车就能到家。”说完就往门口走去,背影在雪花中显得有些萧瑟。 连长追出来要安排车送王树声回家,被他婉言谢绝,老将军就这样走到门口,和其他探亲的家属一起等公交车。 这件事在部队里传开后,许多官兵都很感动,有个老兵说:“首长都这样,咱们还有什么理由搞特殊?”从此这个团里再也没人因为家里有点关系就想走后门。 王树声的家教一直很严,三个儿子都是靠自己本事参加工作,从来不许说出父亲的身份。 王季迟14岁参军时,王树声特意叮嘱她不要说家庭背景,新兵连三个月训练下来,连排长都不知道她是将军的女儿,直到有一次填表格需要父亲工作单位,秘密才被发现。 1974年王鲁光结婚时,王树声坚持一切从简,新房就是家里的一间小屋,家具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两条被子,警卫员好心借来几件公家的家具,都被王树声严肃地让他拉了回去。 王树声常对孩子们说:“我们家穷过、苦过,现在生活好了,但不能忘本。”他规定家里的孩子都要自己洗衣服做家务,零花钱也很少给,王季迟上学时穿的都是大哥哥们剩下的衣服。 1974年王树声因病去世,家里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他的工资大部分都资助了老家的贫困乡亲和牺牲战友的家属,连他平时戴的手表都是部队发的制式手表,从来没买过一块好表。 信源:1971年,开国大将王树声到部队看望女儿,被哨兵拦下:请排队填表. 富平检察-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