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游击队长遭敌人追杀,无奈向当地农民求助,敌人追到身边时,农民突然骂骂

百年战争录 2025-08-07 10:57:55

1939年,游击队长遭敌人追杀,无奈向当地农民求助,敌人追到身边时,农民突然骂骂咧咧的一脚把游击队长踹进稻田里。

游击队长叫张体学,从小生在河南新县一个穷苦家庭,家里四个孩子他排老大,日子过得紧巴巴。

他爹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种田之外还炸油条卖烧饼贴补家用,张体学打小就跟着爹下地干活、上街叫卖。

您可别以为穷孩子只能一辈子窝在村里,他爹脑袋灵光,早些年摆摊见识广,知道只有读书才能翻身。

咬牙花钱把张体学送进私塾,这步棋走对了,张体学在书堆里打开了眼界,接触到救国的进步思想。

十六岁那年,张体学一脚踏进革命洪流,加入了村里的儿童团,带着一群小娃儿送消息、帮红军打鬼子,凭本事当上了分队长。

大伙信服他,十七岁入了团,接着入党,成了真正的红军战士。

当上红军那会儿,他才二十出头,可打仗不要命,总冲在前头。

1938年5月,组织上看中张体学的硬骨头,派他去湖北黄冈拉队伍抗日。

起初只有七条破枪,还锯掉了枪托,活像半个玩具,可张体学二话不说,带着几个兄弟在乡下到处动员。

老百姓穷苦不堪,见了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恨得牙痒,一听是抗日的队伍,都悄悄送粮送人。

两个月工夫,凑出了一支百把人的"鄂东抗日挺进队"。

张体学领着这帮人,一边找鬼子报仇,一边壮大队伍,老百姓当他们是救星,自愿入伙的越来越多。

到了1939年1月,联合抗战的需要下,队伍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的"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有了七百多个汉子,连机关枪都弄到了。

这支游击队名气大了,在黄冈夏家山一带打鬼子有板有眼,偷袭岗哨、烧鬼子仓库,逼得日军派几千人来"围剿"。

张体学滑头得很,借着地形熟、乡亲通风报信,预先设下埋伏,把鬼子赶得屁滚尿流,捡回一堆枪炮弹药。

才几个月,游击五大队像吹气球一样涨到1300多人,还整了两门迫击炮。

这下子成了当地英雄,老百姓提起来都竖大拇指。

可是树大招风啊,桂军军阀觉得地盘上不能有这号硬茬儿,暗地里红了眼。

1939年9月1号凌晨,趁着天没亮,桂军六千多人扑向游击队营地,这帮子人装备精良还有大炮。

游击五大队哪想到友军下黑手?枪都来不及上膛就被包了饺子。

一场血战下来,光大队机关就死了三百多人,张体学挺着大肚子的媳妇戴醒群被抓,敌人逼她跟丈夫划清界限,她死活不松口,敌人就一刀刀把她杀害了。

才一天工夫,好端端的队伍被打得稀巴烂。

张体学气得心口火烧,但身为队长,他晓得不能瞎冲。

命令主力战士分头突围,自己跟三个兄弟留下断后,说白了就是用命挡子弹。

四个对六千,那不是死路一条?四个汉子边打边退,顶着枪炮跑到曹家岩附近的沟石板坡,子弹不长眼,两个战士倒在地上没了动静。

张体学眼一红没时间哭,带上剩的一人转往大崎蕙兰山。

老天爷看不过眼,忽然暴雨倾盆,雨水糊了敌人眼睛,跑起来也慢了。

最后一个战士也中弹牺牲时,张体学成了光杆司令,浑身湿透地冲到黑龙寺湾一户农舍前。

巧了,里头正好出来个农民,背着锄头、裹着蓑衣戴斗笠。

那农民一惊,看清是张体学,张口就招呼:"老张啊,进屋躲躲雨,鬼子还在后头搅和呢!"

张体学认出是老熟人严石匠,红军时代就掩护过他,可心里犯了难,自个儿一身血污,敌人咬得紧,咋能连累人家?他站着不动,低声说了被追杀的处境。

严石匠二话不说,进屋拿了件旧衣,硬给张体学换上,把他打扮成庄户人模样。

可敌人脚程快,眼看就追到田埂子边了,严石匠脑筋急转弯,猛地一脚把张体学踹进稻田泥水里,大骂起来:"二娃子!傻站着干啥?田岸快塌了,给老子查水去,淹了庄稼回家抽你!"

那一踹一骂,活脱脱像爹训儿子。

敌人冲过来时,看张体学一身污泥在田里扑腾,没起半点疑心。

这招真顶用啊,敌人问两句就掉头走了。

等雨停人散,严石匠才拉出泥人张体学。

那脚踹得值不值?简直是救命法宝!张体学脱险后一路辗转,找到了分散的战士,重整队伍继续打鬼子。

这一出农民智慧秀,不光救了条命,还添了传奇色彩:张体学指挥越加老辣,成了鄂东抗日的顶梁柱。

回头想想,要没那一脚,故事就断在这了。

老百姓都说,严石匠那骂骂咧咧的本事胜过枪子儿,日本鬼子再凶也斗不过咱乡里人的弯弯肠子。

说白了,革命年代穷苦人受够压迫,个个盼着出头。

张体学出身贫寒,读点书才走上正道,结果呢?成了民族英雄。

可您说为啥桂军背后捅刀子?还不是私心作祟,想独占山头!这档子事让我琢磨出个道理:战争里小人物大智慧,啥家仇国恨都能化开。

您看今天和平年代,不少人抱怨日子苦日子累,可比起那年头朝不保夕的险境,咱们能吃上口热饭就是福气。

严石匠的锄头比枪炮硬,靠的是那份急中生智的机灵劲儿。

说白了,那年代的穷苦人用血泪换今天太平,学他们点朴实劲儿没错!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