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关税谈判刚结束,贝森特回国就上CNBC节目,聊了聊谈判细节,他说中方来

万象瞭望者 2025-08-07 11:31:51

中美新一轮关税谈判刚结束,贝森特回国就上CNBC节目,聊了聊谈判细节,他说中方来了七十五人,美方才十五人,人数差距大,感觉美方有点被动。 贝森特这次终于是认清了现实,在经历了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后,美国一方终于意识到自己踢到铁板,直言我方的代表根本不好对付。 回想起当初中国外长曾说的话,贝森特才恍若大梦初醒,特朗普手中所谓的“筹码”根本不够看。 尽管第三轮谈判已经结束,市场和媒体对这场谈判的关注热度依旧不减。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所有人都在等待后续的结果,尤其是想知道,谈判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而特朗普会在接下来的局势中采取什么新的策略。 大家的好奇心显然被这场持续两天的谈判点燃了。 在斯德哥尔摩谈判结束后,贝森特回到美国,接受了CNBC的访谈。 在谈到谈判过程时,他提到中方派出了75人,而美方只有15人,这样的规模差距让美国团队在节奏上需要更多适应,显得相对处于被动。 贝森特在访谈中坦言,美国没有足够的强力工具来迫使对方妥协,尤其是面对中方坚定的立场。 他提到,尽管美国曾试图通过立法授权特朗普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高税,但中方始终没有做出让步。 他也称赞中方团队的经验丰富,处理议题时展现出深刻洞察力,给美方团队带来很大压力。 会后,贝森特与何立峰交换了意见,表示中方的阵容令人印象深刻,讨论时美国需要停下来整理思路。 尤其在能源议题上,美国希望中国转向美国供应,但中方坚持底线,认为能源关乎民生,不能轻易调整。 虽然两天的谈判给出的信息并不多,但其中透露出的几个细节却引人注目。 双方达成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共识:继续推动对等关税延期。 而且,美财长贝森特也毫不掩饰地表示,尽管已经有了共识,接下来的决定还需要等特朗普的最终指示。 这种状态显然让不少观察者猜测,美国方面的底气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足。 美国现在面临的困境是,任何对中国的威胁都有可能引发反制,甚至使得谈判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 回想起之前的关税战,特朗普政府已经因为战略误判而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所以,他们也不愿再为谈判加添更多麻烦。 另外,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调整,达成与中国的协议现在被提升到了最高优先级,其他所有事务必须排在一边。 由此可见,近段时间特朗普政府在对华言辞上软化了许多,尤其在台海问题上也显得更加收敛。 毕竟,干涉中国内政的风险显然大于潜在收益,几乎没有任何利益值得冒这个险。 但特朗普擅长的领域正是通过制造新的筹码来重新掌握谈判主导权。 眼下,美国与中国的博弈,可能不得不从与其他经济伙伴的协议入手,尤其是与日本、韩国和欧盟的贸易协议,成为特朗普争取利益的切入点。 而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媒体也关注到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达成了美欧经贸协议,大家普遍在猜测,这笔交易是否会对接下来的中美谈判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特朗普而言,这种与其他国家的协定,不仅是补充谈判筹码的方式,更可能成为在与中国谈判时的关键工具。 贝森特的言论无意中揭示了美国的尴尬局面,他们希望对中国施压,但手中的筹码远远不足。 中国则以冷静应对、坚守核心利益的态度,将特朗普政府的威胁打得毫无威胁。 接下来的90天,双方无疑将继续拉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原则问题上,中国绝不会妥协,而美国也必须学会与中国平等对话,尊重对方的立场。

0 阅读:363

猜你喜欢

万象瞭望者

万象瞭望者

瞭望万象,把握社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