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古代的女性就是遵守“三从四德”,未出嫁的就只能待在闺房里,已经出嫁的,就在家好好相夫教子。 但在唐朝,竟有姑娘穿着男人的圆领袍,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走,腰间还别着防身的短刀。更有甚者,路边茶馆里,几个仕女正对着胡商手里的波斯香料评头论足,笑声比隔壁桌的书生还响亮。 这要是放在明清,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可在唐朝,女性地位高,而且社会风气也很自由。 为啥唐朝女子能活得这么潇洒?这得从李唐皇室的“混血基因”说起。李渊家族带着鲜卑血统,骨子里就没把儒家那套“女子无才便是德”当回事。 加上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每天都有波斯商人、印度僧侣、外国留学生往来穿梭,他们思想开放,把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改变了。 唐代女子的穿着,同样充满勇气和艺术感。透薄罗裙、低领短衫,外罩一层轻纱,随风轻舞,曼妙若仙。她们从不刻意隐藏身体,而是坦然展示曲线美、神态美。 而且唐朝女子也注重打扮,早晨起来,先往脸上敷层粉底,再用胭脂把两腮涂涂抹一下。额头点朵梅花叫“落梅妆”,甚至有大胆的直接在脸颊贴金箔,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眉毛的画法更是花样百出,武则天喜欢画“倒八字眉”显威严,杨贵妃偏爱“远山眉”添妩媚,普通姑娘今天学这个明天仿那个。 要是以为她们只会打扮就错了,唐朝女子的“事业心”能甩后世几条街。上官婉儿14岁就替武则天草拟圣旨,先后担任过内舍人、婕妤、昭容等职位,被称作“巾帼宰相”。 民间女子更厉害,有开绸缎铺当老板的,还有跟着商队走丝绸之路的“女镖师”,比男人还能打。 在马球场上更能见识她们的飒爽,永泰公主墓壁画里,就有群女子穿着男装骑在马上,左手勒缰绳右手挥球杆。有次吐蕃使团来长安,想在马球场上灭大唐威风,结果被安乐公主带领的女子队打得落花流水。 婚恋方面,唐朝女子的“大胆”更是颠覆认知。她们能继承财产,有独立户籍;不满意丈夫,写封“放夫书”就可以重新嫁人。 寡妇改嫁更是平常事,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守寡后,转身就嫁给了开国功臣柴绍;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先嫁薛绍再嫁武攸暨,朝堂上没人敢说半句闲话。 而且女子还能养“面首”,武则天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上官婉儿身边也常伴着才子,就连普通地主家的寡妇,招个年轻书生当“入幕之宾”,街坊邻居都觉得稀松平常。 有人说这是武则天带坏了风气,可早在她称帝前,唐朝女子就活得张扬。归根结底,是盛世的底气给了她们自由。当国家足够强大,百姓足够富足,人们就不必用严苛的礼教束缚他人。
一天夜里,李自成正要休息,陈圆圆却突然走进房中,开始解腰带,脱衣服。这一幕,把闯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