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其实也是自找的。万历年间,戚继光要练精锐边军10万,火绳枪增加

蕊蕊聊过去 2025-08-07 15:19:15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其实也是自找的。万历年间,戚继光要练精锐边军10万,火绳枪增加到40%。这将是一支大型精锐野战军团,从士兵基本战斗素养、到班排级营团级战术能力都将达到同时期欧洲最强军团战斗力。 在明朝鼎盛时期,一支潜在的无敌军队本该守护边疆,却因朝堂内斗而胎死腹中。这段往事隐藏着王朝由盛转衰的隐秘转折,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明朝进入万历年间,边境压力越来越大。北方蒙古部落不断南下,辽东女真势力悄然壮大,整个国家表面上看还算稳定,其实隐患已经埋下。万历皇帝刚上台时,靠着张居正这些能臣推行改革,国库有点积蓄,军备也加强了点。张居正管事那会儿,特别重视边防,把戚继光调到蓟镇负责长城防线。那地方是京师的北大门,蒙古骑兵老是过来骚扰,边民日子不好过。戚继光去了之后,蒙古人就不敢轻易靠近了,边关安静了不少。 可朝廷里头不是铁板一块,官员分成派系,互相拆台。一些文官觉得军费花得太多,边将屯兵那么多年,没打大仗,就说他们在白拿钱粮。贪腐问题也严重,边吏不认真办事,情报经常出错。辽东那边,努尔哈赤从万历十一年起慢慢统一女真部落,攒兵马,明朝没及时留意他的动静。整个王朝改革虽有成效,但内部矛盾拖了后腿,对外防御越来越虚弱。 戚继光接到任务,就在北方边镇开始组建十万精锐部队。从南方带过来一些老兵当骨干,再从当地招壮丁补充。火绳枪比例提到四成,这在当时算很高了,士兵得学会用鸟铳射击。训练强调基本素养,从个人战斗技能到小队配合,都抓得很严。班排级战术要求小组协作,营团级则练大阵型,确保整体协调。这支部队不光会打仗,还得有纪律,有管理,全军都要学兵书,明白怎么组织作战。赏罚清楚,有功就赏,有错就罚。蒙古部落看到这军势,就不敢南下了。 这支军团的实力,能跟欧洲同期最强军队比肩。欧洲那时候军队火绳枪比例也就三成左右,明军在火器使用上不落后,战术也先进,从士兵素养到团级作战,都很到位。如果建成,这将是大型野战军团,足以应对边疆威胁。 张居正万历十年去世后,朝廷风向变了。一些官员上书,说戚继光屯兵多年,花国家钱粮买武器练兵,却没大功绩,怀疑他养寇自重。弹劾越来越多,万历十一年,皇帝就把戚继光免职了,练兵计划全废掉。部队散了,边防力量弱下来。蒙古虽没大举入侵,但辽东问题严重了。努尔哈赤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建后金,两年后起兵打明朝,明军没精锐部队,接连败仗。内部派系斗争更激烈,军费被挪用,士兵没劲头打仗。到后来,李自成农民军进北京,明朝就亡了。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忽视边防、让内部矛盾干扰军务,会酿成大祸。明朝灭亡,说到底是自己找的,教训很深刻,得警惕啊。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