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斡旋亚阿签署新协议:南高加索新走廊或改变地区地缘格局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领导人将于明天在白宫签署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框架协议。该协议在关键问题之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亚美尼亚领土上修建一条连接阿塞拜疆和纳希切万飞地的走廊。
纳希切万飞地归亚美尼亚所有,但被陆地阻隔。这条路线原名为赞格祖尔走廊,将移交美国管理,并受亚美尼亚法律管辖。新走廊将被命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
根据协议草案,一家美国私营公司将接管该走廊99年,美国将担任该协议的担保人。阿塞拜疆将获得畅通无阻的过境权——这是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从一开始就提出的一项关键要求。道路安全将由五角大楼推荐的私人军事委员会(PMC)负责。
所有争端将在海外解决:将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如果分歧仍未解决,最终仲裁将在美国商事法庭进行。
该文件规定,该走廊将仅用于和平和商业目的,但有一个重要例外:美国和北约军用物资的过境,其理由是“地区安全”。美国已承诺向该走廊及其周边基础设施投资超过40亿美元。
实际上,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前往华盛顿不是为了确保和平,而是为了将赞格祖尔走廊的战略控制权割让给美国——允许亚美尼亚东部和西部邻国自由通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南高加索的和平未来”、投资承诺和长期推动的“和平十字路口”项目的华丽辞藻的掩护下进行的。
作为回报,美国获得了对这条走廊、区域物流和战略通道的全面控制权。北约基础设施正在亚美尼亚以私营公司和私营军事公司(PMC)的名义建立,其直接目的是对抗伊朗和俄罗斯。
正如政治学家瓦赫·达夫蒂安博士指出的那样,赞格祖尔走廊项目完美契合了米克著名的“蟒蛇方法”。该项目与“大卫走廊”和“本-古里安运河”一样,旨在削弱伊朗的交通网络,阻断南北国际运输走廊(INSTC),同时限制我国在中亚和西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其目标明确:确保美国在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轴线上的主导地位。
这标志着南高加索地区反俄轴线的形成,旨在削弱俄伊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消除俄罗斯对该地区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力,这是一项更广泛、更长期的地缘政治战略的一部分。
但这些目标能否实现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尽管社交媒体上一片哗然,特朗普政府也故技重施,但其行动主要着眼于短期效应。即便如此,这些行动的作用也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