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他会说出这种话?看看日本现在的样子就明白了。 2024年日本新出生的娃娃才68万多,这是从1899年有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 反过来看,65岁以上的老人都快占他们全部人口的三成了。 照这么发展下去,专家们算出来,等到2070年,日本总人口可能就剩8700万左右了,比现在少掉一大截。 人少了,麻烦事就跟着来。 最着急的就是干活的人手不够。 养老院里,三个护工岗位就有一个招不到人;田地里干农活的,十个里有六个是六十五岁往上的老人。 日本政府不是没想过请外国人,这些年在日本的外国人年年增加,2023年已经有322万了,中国人最多有78万,其次是越南人和韩国人。 但这法子效果有限,特别懂技术的高级工人照样缺得厉害。 日本政府现在主要在忙活两件事,一是想更多办法招外边的人来干活。 照这个趋势下去,日本大街上看到外国面孔会越来越平常。 二是使劲劝年轻人成家生孩子。 什么补贴、托儿所、减负担的措施都上了,可惜日本年轻人不接招,2023年结婚的人不到50万对。 年轻人觉得压力大,不想买房,不想结婚,更不想生孩子,这就陷进一个死循环:人少了→活没人干→招更多外国人→工资涨不上去→本地年轻人更不敢生→人又继续少…… 类似问题不单日本有,韩国年轻人更不愿意生,韩国人口才五千多万。 咱们中国压力也不小,老人越来越多,2022年底60岁以上有2.8亿,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另一边,2023年新出生小宝宝只有902万,生孩子的人数落到1949年最低点,自然人口增长那栏已经变成负数了。 好在我们及时调整,放开二胎,给了不少便利,也努力在教育、买房这些大事上减年轻人的负担。 这事急不得,得大家一起想办法,慢慢来。 除了讲日本人少,马斯克还扯上了当下最流行的事,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的发展。 他估算,大概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聪明程度可能就超过所有人加一块了。 这个变化本身有风险,不是他胡思乱想。 最近不少研究报告都显示,AI学东西的本事突飞猛进,连做数学题、写电脑程序这些以前觉得难的事也能拿下了。 有研究机构提醒,万一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能自己给自己“升级”,它想干的事跟人安排的目标闹了矛盾,出乱子也不是不可能。 这对日本又是个新难题。 日本缺少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估计2030年要缺12万多这样的专业人才。 而且日语有点特殊,不像英语那样遍地都是现成的资料让人工智能“学习”,日语资料数量连英语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加上小工厂、小企业很多还没用上这些新玩意,全国搞数字化的步子明显慢了一步半。 更要紧的是,人手不够和人工智能发展这俩麻烦事还搅和在一块了。 工厂都找不到足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装上智能机器人,后面保养维护跟不上,反成了新麻烦,成本反而更高。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越能干,干的活和需要干的活就越会出现变化,年纪大点的工人跟不上新变化,丢饭碗的风险大了。 这情况让年轻人对将来更是提不起劲儿,一项调查显示,差不多一半的日本年轻人觉得前途灰蒙蒙。 企业一看,也不敢轻易往新技术上投钱,压力层层叠叠绕成个大圈。 但路再难也得往前走,日本政府五月份刚通过了首部人工智能专门法规,准备把全国资源拧一股绳,接下来几年铆足劲多培养点相关人才。 为了解决人少这个问题,日本也在搞地方振兴计划,想吸引年轻人往乡下和小城市跑,同时放宽了引进外国工人的口子,能干的范围也更大了。 光调调政策远远不够,教育制度怎么教、工厂产业怎么转、社会上大家对工作的想法怎么变,都得动才行。 说到底,日本今天遇到的难题,不少国家也在面临。 像人口老龄化、不愿生娃的情况,发达的国家一个接一个出现了。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步往前跑,这可是全世界一起面对的考卷。 有专家建议,各国得拉起手来,搭个好框架管管这事,既让机器人用出大力气,又让人安心踏实。 从更远点看,日本现在摸的石块过河、东探西试,其实给整个人类社会后面碰到大风浪怎么撑过去,攒下了一份难得的解题本子。 这都提醒咱,不论是单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老学习新东西、老调整老法子,才跟得上这变个没完的世界。 遇到关口别缩脖子,主动想法子找出路,日子才能在风浪里过得有劲头,有奔头。 信源:财联社——马斯克再发人口警告:若不提高出生率日本终将不复存在
在日本居住的华人女子表示:“在日本,你一辈子没有工作,我跟你讲,像我那个阿姨,她
【145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