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早就把各个大国得罪了,挨了特朗普的重拳后,根本没人帮他说话,今天的局面都是莫迪政府自找的?这背后,其实是一连串致命的判断失误,印度在外交上好像有种根深蒂固的“要赢”心态,不管实际亏了多少,面子上必须占尽上风。 印度外交这几年,看起来风风火火,其实步步都踩在雷区上。莫迪上台后,总想在国际舞台上抢风头,强调战略自主,可这自主到头来变成了孤立。跟美国的关系,本来是印太战略的伙伴,可印度一边跟美国眉来眼去,一边还大买俄罗斯石油和武器。这在美国眼里,就是资助对手。特朗普上个月就发话了,如果印度不听劝,继续买俄油,就在25%关税基础上再加惩罚。印度官员呢,回怼说政策不变,坚持买。结果呢,美国高层直接说印度在资助俄罗斯的战争机器。这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早从贸易壁垒就开始了。印度不肯开放农业市场,欧盟和日韩都妥协了,印度却死扛着,这不就是公然跟美国优先政策对着干吗?面子上赢了,实际里亏大发了。 再看周边,印巴冲突那叫一个乱。去年克什米尔袭击后,印度想通过军事行动威慑巴基斯坦,结果空战吃亏,五架战机被击落。莫迪政府不服气,转头去南海搅局,四艘军舰去马尼拉跟菲律宾联合巡航。中国直接警告,别插手南海。中国南部战区还搞演习,划红线。印度这举动,本想显示实力,结果惹恼中国,边境协定签了,航班恢复了,可大方向上还是没变。俄罗斯是印度能源和武器的老伙伴,可这份依赖现在成了西方制裁的把柄。欧洲那边,德国法国总拿人权问题说事,会议上反复批评印度国内政策。亚洲营商环境差,日本企业撤资,工厂关门。英国加拿大因为锡克教问题,关系闹僵,外交官召回,声明谴责印度干涉。放眼看,伙伴就剩俄罗斯,可这关系本身就是麻烦源头。 特朗普的关税只是开头,美国计划短期经济制裁,中期舆论施压,长期利用地区冲突消耗印度。印度出口商货物堆仓库,工人失业。莫迪政府还喊主权自主、经济没事,可在大国眼里,这是不识时务。印度幻想一边享西方好处,一边保持绝对自主,可现实是大国博弈的丛林,骑墙的代价得自己扛。去年跟中国签边境协议,想补救,可小修小补救不了战略败局。邻国也问题一大堆,马尔代夫亲中,尼泊尔改地图,斯里兰卡租岛给北京,孟加拉最近政府换人,印度影响力又丢了。外交不是喊口号,得看实际利益。莫迪这套要赢心态,实际把印度推向孤立。 全球信任危机让印度越来越被动。欧洲国家在峰会反复提人权,法国递备忘录批评。日本投资转向别处,企业关厂。加拿大边境检查严,针对锡克教旅客。俄罗斯贸易维持,可抵不住整体压力。美国列制裁名单,印度企业账户冻。2022到2025,印度买俄油,炼油厂处理,可美国加关税,总税率50%,货物滞港。印度宣称经济稳定,官员否认影响,可这被视作挑衅。特朗普关税生效,出口下降,工厂减产。莫迪审报告,讨论对策,可失误已定局。
强硬1天后,印度考虑签协议面对美国的50%关税,莫迪当地时间8月7日强调绝不会
【9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