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平准战争的第三年,清军已胜券在握,准噶尔贵族巴雅尔见势不妙,带着残兵逃跑,偏巧让小兵海兰察撞上了,巴雅尔不屑地瞅着19岁的海兰察,搭弓射箭,准备一箭射死他。却不料,巴雅尔的弓弦还没拉满,海兰察的箭已经呼啸而至,“噗”地将巴雅尔射下马,人仰马翻的巴雅尔刚骂出半句,就被海兰察铁钳似的手按在了地上。 人生的转折有时就藏在一箭之间,谁也没料到,清军一个控马奴,竟然“小兵擒大将”! 消息传回京城,乾隆拍案叫绝:准噶尔久经沙场的贵族,还不如朕的一个小兵! 乾隆当天就下三道旨—— 先是把海兰察升成正五品的三等侍卫,调到御前当差。 接着赐海兰察“额尔克巴图鲁”的封号,就是“超猛勇士”的意思; 最后,让画师给海兰察画像,挂进紫光阁功臣图里,虽然排在第四十六位,但他前面全是将军统帅,只有他是个刚脱了奴籍的新兵蛋子。 海兰察做梦也没想到,他能从一个呼伦贝尔的劳苦牧工,摇身成为紫禁城里的御前侍卫。 海兰察自幼父母双亡,他打小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放牛,十来岁就给商人赶马车,不仅风餐露宿,还经常会遇见豺狼虎豹。海兰察天生力大无穷,从小用重弓重箭,练就了一身拈弓射箭的好武艺,他射箭齐准无比,一箭能把人射死。 有一次,他路遇狼群,就靠揣在怀里的短弓射穿了头狼的眼睛,才捡回条命。 1755年准噶尔内讧,清军征兵点名要“好战、能打的索伦人”,海兰察被强拉入伍,为军官牵马喂料,谁能想到,三年后的海兰察能成为乾隆帝的贴身侍卫。 有一年,乾隆木兰围猎时,两只猛虎突然从林子里窜出来,离乾隆的御驾不过三十步。众人惊惶间,只见海兰察第一时间拍马冲出,当时,他的箭袋里只剩三支箭,只听“嗖嗖”两声,他连射两箭,第一箭贯穿虎眼时,第二箭已稳准狠地扎进另一只虎的心脏。 乾隆看得拍手叫好:你这箭法,天下第一! 海兰察救驾有功,比他大28岁的乾隆,对他真是“隔代亲”,直接将他从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升为正三品的头等侍卫。 有人非议:头等侍卫只能是上三旗的人才有资格当。 乾隆眼皮都不眨地说:这有何难?将海兰察抬入镶黄旗,安排世袭职位。 从呼伦贝尔的牧草堆到紫禁城的金砖地,海兰察的人生比草原上的风滚草还跌宕。 对于自幼父母双亡的海兰察来说,乾隆对他有再造之恩,是改变他人生的贵人,海兰察无以为报,唯有拼死杀敌,尽忠报国——他参与过平准噶尔、定回部、征缅甸、讨金川、复西藏,平台湾叛乱,哪儿有硬仗,哪儿就有海兰察的身影。他骑马挥刀的样子,把敌人吓得马失前蹄;他身上的伤疤比军功章还多;他驰骋疆场30余年,是公认的乾隆朝第一勇将!
1703年,68岁的索额图被活活饿死在宗人府。康熙尤不解恨,又下令抄了他家,杀光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