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明朝。 科举是隋文帝创立,唐朝时才正式发挥选举人才

鸟儿评好的很 2025-08-08 20:25:25

科举制度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明朝。 科举是隋文帝创立,唐朝时才正式发挥选举人才的作用。但隋唐时,高门大族依然把持朝政,科举形同虚设。 唐朝末年,王仙芝、黄巢都是因为出身微贱,屡试进士被摒,愤极而起义;此外,李山甫、李振等皆因屡举进士不第,图谋报复。 故由黄巢暴动至朱温秉政,世家大族几乎被屠戮殆尽,千年来门胄高第,一扫而空。 彼等个人仇怨之伸雪,其实体现的是寒人、下品长期横受门阀压迫侮辱的剧烈反抗。 到了宋朝,自宋太祖至宋徽宗的百六十年间,共开科六十九次,取中进士、诸科三万四千多人,人数不可谓不多。但由科举入仕的人,仍不到全部入仕人数的四分之一。 北宋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是恩荫制度,以致造成所谓入仕之门不知纪极的现象。 一直到了明朝,科举才成为进入仕途的最主要的途径。明中后期,文官集团的主要职位基本上控制在进士、举人手中。 宋朝的皇帝通过恩荫制还可部分影响官僚体系的权力分配。 而在明朝全面实施科举制度的情况下,从基层到高层的权力分配都按固定章程进行,皇帝只能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被动地进行人事调整,对于权力分配的整体格局则是无法控制的。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鸟儿评好的很

鸟儿评好的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