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叫阮少平,自己说自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可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就是第一个大造假——冒充顶级科学家。院士在中国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他凭空捏造这个头衔,到处招摇,去学校、医院、企业演讲、站台,让人以为他是权威专家,这就是拿假身份骗信任。 第二个假,是他的“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身份,也被南方医科大学出来打脸,说完全是编的。第一军医大学后来并入南方医科大学,人家查了档案,根本没这人这事儿,说明他连工作履历都是抄来的、吹出来的。 第三个假,是他跟一些企业和品牌搭上线,比如给酒厂站台,打着“院士”“专家”的旗号推销产品,这就不是光骗名声了,是实实在在骗钱了。法律专家都说,这已经不光是道德问题,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招摇撞骗罪,属于刑事范畴了。 第四个假,是他还挂名“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的专家,结果人家机构一看风向不对,赶紧出来划清界限,说早就解除关系了。说明他连合作背景都是包装出来的。 说白了,这人从头到脚,从身份到履历到社会角色,全是包装出来的假人设。靠着一张嘴和一堆头衔,在各个场合混脸熟、捞好处。媒体曝光他,不只是抓一个骗子,更是提醒大家:别迷信头衔,也得有人敢揭穿这些“权威”背后的水分。舆论监督一发力,假的就站不住脚了。
难怪武大得等上级安排,院士透露真相,这事儿闹太大了……有一说一,武大图书这个景
【45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