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现在就应该把两岸问题说的清清楚楚,不能再有模糊概念。什么中华台北,中国台北都是以前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现在只有一个称谓,那就是中国台湾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打破体育交流的僵局,让台湾运动员能参加奥运会这类国际赛事,“中华台北” 这个特殊说法就产生了。 这本质上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临时安排,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才用的权宜之计,并不是对台湾地位的最终法律界定,可没想到,这种出于善意留下的模糊空间,后来被岛内民进党当局这类分裂势力利用了。 他们故意曲解、乱用这个概念,在岛内一个劲灌输 “殖民思想”,想给台湾造出一种 “特殊地位” 的假象,不断削弱 “九二共识” 的政治基础,给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添了不少麻烦。 当善意的模糊被扭成恶意的工具,当权宜之计成了分裂的跳板,纠正错误、把事情说清楚就成了必然。 今年两会期间,权威的声音说得很明确,正式把这个问题推向了最终解决的方向,就像一位台湾省的人大代表说的:“祖国是台湾最坚实的靠山。” 这句实在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 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的记者会上更是说得清清楚楚,没什么可争辩的,他明确指出,台湾在联合国唯一的称呼就是 “中国台湾省”,还强调 “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不可能是”,这一系列表态,就像定音锤一样,彻底结束了之前模糊不清的状态。 对内,统一了大家的思想,给解决台湾问题划下了明确的红线;对外,也向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发出了最清楚的信号:在台湾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不容挑战,任何官方往来都必须用 “中国台湾省” 这个唯一规范的称呼。 这样的宣告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有不容置疑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回头看几千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东吴的船队就到过当时叫 “夷洲” 的台湾,还进行管辖。 元朝时,中央政府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纳入行政版图,管理户籍、征收赋税,到了1885年,清朝正式设立台湾省,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在这运行了上百年。 二战结束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写得明明白白,日本从中国抢走的领土,包括台湾,必须还回来。1971 年,联合国大会第 2758 号决议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这些一环扣一环的史实和法理,共同打下了台湾作为中国一个省份的坚实基础,另外,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序言里写着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2005年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也为捍卫这个事实提供了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和历史的铁证,在现在的现实中也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军事上,东部战区的战机和舰艇早就常态化绕岛巡航,所谓的 “海峡中线” 根本不存在了;先进的雷达系统把全岛看得清清楚楚,这无疑展示了维护统一的绝对能力和坚定决心。 对于台当局组建的武装力量,大陆方面明确不承认,定性为 “非法武装”,还清楚说明了解放军收复台湾后,对其收编或坚决铲除的政策。 经济和社会层面,两岸的联系更是像血脉一样分不开,2023年,两岸贸易额超过2700亿美元,台湾近42%的出口都到了大陆;台积电南京工厂每月能生产12万片芯片,两岸供应链绑得很紧。 这一切,加上全球181个建交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里 “中国台湾省” 的通用说法,共同构成了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不容置疑的现实画面。 从历史上的权宜之计,到现在尘埃落定,台湾作为 “中国台湾省” 的定位,已经有了完整且打不破的法理、历史和现实支撑。 这次对称呼的全面规范,不只是字面上的改变,更是一个时代的清晰注解,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在加快,那些想分裂国家的顽固分子,他们的图谋注定是螳臂当车,最后肯定会受到历史和人民的审判。
[微风]现在就应该把两岸问题说的清清楚楚,不能再有模糊概念。什么中华台北,中国台
阿秋手作
2025-08-08 23:47:07
0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