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432):唐灭东突厥(4) 反

岁月解读师 2025-08-09 10:40:25

读史札记(432):唐灭东突厥(4) 反 击 渭水之盟后,唐太宗日率诸卫将数百人在显德殿庭教习射术,加强军事训练,同时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增强国力,做好与突厥最后决战的准备。同时,颉利和突利发生内讧,突厥势力大衰,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转变,反攻东突厥的条件成熟了。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唐太宗命并州都督李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使柴绍为全河道行军总管、灵州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与李道宗、卫孝节等分道大举出击,计六总管兵力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一时捷报频传。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三千精骑由马邑(今山西朔县),突抵恶阳岭(在定襄南)。驻扎在定襄(今内蒙古清水河县)的颉利可汗不意唐军猝至,大惊,军心惶恐,李靖乘机夜袭定襄,大破突厥,夺取定襄,颉利狼狈逃遁。 颉利撤军往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市西南),必经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李勣军出云中(今山西大同),于白道设伏,大败突厥,其酋长率部五万投降。颉利逃于铁山(在阴山北),余众尚数万,遣使谢罪请和,愿举国内附,身自入朝。 唐太宗就像一个高明的狙击手,长期潜伏,就为等到开枪的那一刻。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