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分了!”浙江男子街边捡到22万,立马选择报警,很快找到失主,失主到后对男子

万象快报侠 2025-08-09 10:43:14

“太过分了!”浙江男子街边捡到22万,立马选择报警,很快找到失主,失主到后对男子感恩戴德,不料第二天失主突然翻脸,声称自己丢了27万,是男子拿走了5万,并将其告上法庭,法院这样判了! “捡钱还你是情分,不还是本分,别把善良当软弱。”李先生(化名)看着法院判决书对王先生(化名)说道。这句铿锵有力的话,为长达180天的善举遭诬陷冤案彻底翻案。 这天,李先生下班途经商业街时,一个被遗落的黑色手提袋引起他的注意。打开后发现里面整齐码放着22捆百元大钞,李先生瞬间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丢钱的人该多着急。面对这笔相当于自己两年工资的巨款,李先生的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报警。 根据监控视频线索,警方迅速确认了失主身份并通知王先生前来认领。在派出所办理交接手续时,王先生情绪激动地掏出钱包要酬谢,李先生连连摆手表示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转折发生在24小时后。王先生突然改口称自己丢失的是27万元,质疑少的钱是李先生私吞了。这个指控让办案民警都感到诧异,监控显示李先生从未打开过手提袋内层,且报警时就直接说明袋中有22万元现金。 王先生突然矢口否认收到过22万元,反而以财物损失为由向公安机关举报李先生。面对这出人意料的指控,李先生情绪激动地反问:“如果我真有私心,当时直接拿走钱不是更简单?何必多此一举报警处理?”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法院审理认为,王先生的指控缺乏关键证据。首先,他无法提供27万元的来源证明,仅凭银行取款记录不足以证实实际丢失金额。其次,李先生全程主动报警、配合调查,行为符合拾金不昧的法律要求。最终,驳回王先生的诉讼请求,并判定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拾金不昧是社会公序良俗的体现,司法必须保护善行,而非纵容诬告。这一判决不仅还了李先生清白,更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善意不容践踏。 这起案件虽已落幕,但留给社会的思考远未结束。拾金不昧是美德,但行善者也需学会自我保护。律师建议,捡到财物时应全程录像或寻求第三方见证,避免陷入自证清白的困境。同时,司法机关应加大对恶意诬告的惩处力度,让讹诈者付出代价。 信息来源: 临沂临港发布|《浙江:一男子下班路上发现225张100元,报警后将钱归还,第二天失主又说丢了500张,要求返还27500,法院判了》 文|何夕 编辑|史叔

0 阅读:265

评论列表

大桐小亦

大桐小亦

1
2025-08-09 11:44

数目对不上 这是冒领 先退钱再追究法律责任

万象快报侠

万象快报侠

如侠般快,送达万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