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进战术核时代?普京不演了,特朗普也不遮了   俄罗斯外交部8月4日的一纸声

大陈聊势 2025-08-09 11:37:52

倒计时进战术核时代?普京不演了,特朗普也不遮了   俄罗斯外交部8月4日的一纸声明,彻底撕碎了冷战结束后维持三十余年的战略平衡假象。这个曾用《中导条约》自我约束的核大国,宣布不再限制陆基中短程导弹部署范围,   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直言:“这是所有对手必须面对的新现实”,简短表态背后是战略威慑的全面升级。   这场博弈的导火索要追溯到七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克里姆林宫发出最后通牒:若八月底前不同意乌克兰停火,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印等国加征100%关税。   白宫特使原定8月中旬的访俄行程被紧急提前到6日,凸显美方急于拿到外交成果的焦虑。   但莫斯科的回应远超预期,8月1日普京亲自主持“榛树”高超音速导弹量产仪式,这种速度达10马赫的武器从部署到基辅仅需6分钟,且能携带36个分弹头,让现有防空系统形同虚设。   俄方动作远不止于此,在加里宁格勒地区,15套冷战时期的苏制Pantsir防空系统被重新启用,沿着环城公路形成密集防御网。   虽然俄方称这是应对无人机袭击的无奈之举,但北约监测显示这些系统已具备拦截中程导弹的能力。   更令欧洲紧张的是,白俄罗斯确认将在境内部署“榛树”导弹系统,射程覆盖整个西欧,与部署在委内瑞拉的传闻形成战略呼应。   特朗普政府的施压策略看似凌厉,实则暗藏风险,其要求欧洲承担对乌军援费用,却遭德国削减40%预算、法国拖延交付主战装备的尴尬。   当美方将停火期限从50天压缩至10天时,泽连斯基政府已陷入绝境:前线部队弹药库存仅剩19%,防空导弹储备不足两周用量,甚至出现65岁老人和17岁少年被强征入伍的乱象。   在这场危险游戏中,核威慑已成新常态,梅德韦杰夫多次暗示可能启动苏联遗留的“死亡之手”自动核反击系统,而特朗普则下令两艘核潜艇前出至俄远东海域。   战略分析显示,俄罗斯的强硬源于双重挤压,欧洲接纳美军新型武器,东方盟友构筑包围圈,俄军改变战术,从狂轰滥炸转向精准打击军工设施,7月对乌能源设施的袭击使前线部队被迫用高射炮打无人机,暴露出后勤体系的脆弱。   而"榛树"导弹的实战部署,标志着俄军首次具备打击北约后方基地的能力,这种“以攻代守”策略正在改写战场规则。   当全球目光聚焦美俄博弈时,中国因素不容忽视,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展开,055型驱逐舰与俄军演练援潜救生,这种不结盟但互信的合作模式,为莫斯科提供了战略支撑。   当双方都拥有“无法拦截”的武器时,克制反而成为最危险的选择。俄罗斯用导弹部署打破常规威慑逻辑,美国以经济制裁实施战略讹诈,而夹在中间的乌克兰已成消耗品。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大陈聊势

大陈聊势

大陈聊势,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