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单身时代”来临: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提前给晚年找监护人 你是否设想过让一个毫无

竹韵清风起 2025-08-09 14:42:15

“超单身时代”来临: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提前给晚年找监护人 你是否设想过让一个毫无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人成为你的监护人? TA不是你的妻子或丈夫,但可以在你的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处置你的财产。 现在全国单身人数已经超过2.4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涨。不结婚、不生孩子,自己一个人过,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但人总有老的一天,身体也可能出问题。 这时候,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万一哪天我病倒了,神志不清了,或者需要做手术签字,谁能替我拿主意?谁能帮我处理房子、存款这些事儿? 过去,这事儿通常指望家人,比如配偶、子女或者父母兄弟姐妹。但对于很多单身人士、丁克家庭,甚至一些和原生家庭关系疏远的人来说,这条路可能走不通。 于是,法律上有个叫“意定监护”的东西,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和利用。 啥是意定监护呢?简单说,就是你在自己脑子还清楚、身体还行的时候,自己挑一个人,签个协议做公证 。等你将来真不行了,这个人就有法律赋予的权力,替你做医疗决定,比如签手术同意书,或者帮你管钱、处理财产。 最特别的是,你挑的这个人,法律没规定非得是你亲戚!朋友、邻居、甚至你信任的同事,只要双方自愿,通过公证程序,都可以。 这听起来像是个解决难题的好办法,对吧?确实,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比如,在大城市打拼的独立女性,可能觉得婚姻风险高,更愿意和多年的闺蜜互相签这个协议,约定老了互相照应。 一些同性伴侣,因为无法合法结婚,也特别看重这个协议里关于医疗决策权的部分,希望能为对方在关键时刻签字。 但这张纸,真不是万能的“免死金牌”。实际操作起来,麻烦和考验也不少。 首先,找个合适的、愿意担责任的人就不容易。有些老人,脾气不好或者条件差,可能找了一圈亲戚朋友,别人都不愿意接手,怕麻烦。 其次,人性经不起考验。想想看,当你躺在病床上不能动,把身家性命和财产都交给另一个人时,这份信任有多重? 还有,家里人不同意怎么办?尤其是当意定监护的对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人”时,比如同性伴侣,可能面临对方父母的强烈反对甚至阻挠,让本就不容易的关系雪上加霜。 说到底,意定监护这个制度,是时代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催生出来的新需求。它给了人们一个在传统家庭关系之外,自主安排晚年生活的法律工具。 它反映了现代人对个人自主权和尊严的追求——就算没有血缘的牵绊,我也希望能自己决定,在我最脆弱的时候,谁有权替我说话。 然而,这张法律契约,解决不了孤独,也替代不了亲情和深度陪伴的温暖。它更像是在单身潮和老龄化双重夹击下,人们在法律和情感之间努力寻找的一个支点。 它提醒我们,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提前规划、认真思考“老去”这件事,为自己负起责任,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一代人的新课题:当我们选择自由的同时,如何也为未来的自己,铺好那条通往尊严的路?这恐怕才是这张公证文书背后,真正需要我们去填写的答案。 参考资料:当低生育率不可逆转,谁来监护单身人士的养老和财产?——腾讯新闻

0 阅读:17
竹韵清风起

竹韵清风起

竹韵清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