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徐德智是个人才! 8月6号日本举行广岛长崎纪念日!记者徐德智发问:谁炸

易云的世界 2025-08-09 17:17:12

不得不说徐德智是个人才! 8月6号日本举行广岛长崎纪念日!记者徐德智发问:谁炸的日本呢?秘书长一脸尴尬,支支吾吾说出了美国两个字。 又问:为什么炸日本呢?秘书长说不出话来了! 中国记者徐德智在联合国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会上,用两个问题撕开了西方历史叙事的遮羞布。当秘书长古特雷斯被问及“谁炸的日本”时,竟需犹豫数秒才承认是美国。 而面对“为何炸日本”的灵魂拷问,全场陷入死寂。这场交锋不仅暴露了日本“受害者叙事”的虚伪性,更揭示了国际话语权博弈的残酷现实。 徐德智的提问之所以成为舆论风暴眼,在于他精准戳中了历史修正主义的命门。联合国官网明确记载1945年8月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55万人伤亡,但80年来纪念活动文本从未提及“美国”二字。 这种选择性失忆在2025年达到巅峰:日本首相石破茂致辞强调“日本是唯一核爆受害国”,却对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加害史实只字不提。更讽刺的是,就在纪念日前一周,五角大楼刚接收200多枚新型核弹,联合国却对此保持缄默。 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尴尬反应,折射出西方主导的广岛叙事陷阱。他将核爆简化为“人类苦难”,却回避《波茨坦公告》关键史实:1945年7月26日盟军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遭拒,当时日军仍在冲绳实施“玉碎战术”,造成盟军重大伤亡。 美军估算登陆日本本土将牺牲50万军人,加之南京大屠杀等暴行,最终促使杜鲁门批准使用原子弹。这种将因果链压缩为“蘑菇云下的平民”的叙事,本质是话语霸权的精致伪装。 日本在核议题上的双重标准更显虚伪。尽管政府高调宣扬“无核三原则”,2024年向《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提交的报告中却悄然删除相关表述。 右翼政客多次鼓吹与美“核共享”,默许美军舰艇携核武器停靠港口,同时反对美国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这种“享受核保护伞却呼吁无核世界”的悖论,连《卫报》都嘲讽为“政治行为艺术”。 徐德智的连环追问,实则是全球话语体系重构的标志性事件。过去西方媒体主导的叙事中,广岛原爆被包装成抽象人道悲剧,而日军在南京屠杀30万平民、强征20万慰安妇等罪行,却未列入国际教科书“反人类罪”案例。 这种系统性沉默造就了日本右翼的嚣张气焰:2025年日本教科书将“侵略”改为“进出”,高中生知晓南京大屠杀的不足三成。正如韩国《中央日报》所言:“日本像小偷被捉后,反而哭诉警察暴力”。 历史认知战的残酷性在此次事件中暴露无遗。1945年8月8日上海《申报》称原子弹为“新式炸弹”,暗示日本能找到对抗方法;而同日重庆《中央日报》标题《投掷新型原子炸弹威力强大促倭崩溃》直指日本侵略本质。 八十年后的今天,同样的认知战仍在继续:日本将靖国神社战犯奉为“英灵”,却要求中韩“放下历史包袱”。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下跪谢罪的画面举世铭记,而日本政客却把战犯牌位当作政治提款机。 这场交锋的深层意义,在于挑战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本源逻辑。《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须永久放弃军国主义,但安倍晋三执政时期却删除“近邻诸国条款”,将“侵略未定义论”写入教科书。 日本每年花费200亿日元资助“历史战”项目,雇佣学者在国际期刊否认南京大屠杀,却对广岛核爆投入超10倍资金打造“受害者形象”。这种历史投机主义,正是东亚安全困境的病灶所在。 徐德智的提问方式堪称外交狙击战术的典范。三年来他27次在联合国提问,次次直击西方痛点:4月播放美国副总统辱华视频逼发言人挠头,此次更用“谁炸—为何炸”组合拳打碎伪善面具。 其背后是中国记者团的专业力量,驻联合国26名中国记者中半数专攻时政调查,而日本仅7人且多跑财经线。这种不对称信息战,让《纽约时报》不得不连夜核查所有发言记录,六家国际机构紧急调取会议录像。 日本民众的集体记忆扭曲同样值得警惕。2025年民调显示,仅33%日本人知晓东京审判内容,46%认为二战既是“侵略”也是“自卫”。 广岛和平纪念馆陈列着核爆惨状,却不见日军在菲律宾活埋战俘、在新加坡屠杀华侨的罪证。这种“自我悲情化”操作,连作家村上春树都批评:“把加害者伪装成受害者,是民族精神的癌变”。 这场发生在联合国讲台上的两分钟对话,其价值远超万言报告。它提醒世界:历史的完整认知不该被蘑菇云的烟雾遮蔽,正义必须植根于对因果链的诚实面对。当秘书长的沉默与记者的追问形成鲜明对比时,人类终于看清,八十年前停在广岛钟表上的8时16分,不该成为历史真相的休止符。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