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生育补贴的本质很多人没搞懂。 其实,国家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要强行把总人口数量重新拉上去。大家看数据就明白了:虽然出生人口去年反弹了,但全国总人口去年还是减少了139万。不过,这个减少的幅度比前年(2023年减少208万)要小了一些。 人口下降是个长期趋势,未来二十年,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大,每年去世的人数可能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比如超过1500万甚至2000万),总人口减少的数量估计每年会在1000万以上。 国家真正关心的,是把出生人口稳定在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国家总人口大约是10亿。那时候,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独生子女政策),这一实行就是几十年。 现在,我们终于达到了当年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目标,总人口开始下降了。即使按现在的下降速度算,想要回到10亿人口的总量,也还需要至少20年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的数量其实并不紧张。目前,处于劳动年龄(比如15-59岁)的人口,大概还有9亿左右。 未来20年,这个群体虽然每年会减少大约500万人,但20年后,预计仍有8亿左右的劳动年龄人口。而且,劳动力的质量还在大幅提升。 现在这9亿劳动人口里,有大约1.2亿是受过大学及以上高等教育的。20年后,在8亿劳动人口中,预计会有超过3亿人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同时,现在年轻人找工作还是存在一定困难(失业比例在20%左右),这说明劳动力市场上,人还是够用的,至少在未来20年内,我们不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当然,长期的低生育率确实会带来一些挑战,比如老龄化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老年人多了,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肯定会增大。 劳动力结构也会慢慢变化,一些依赖大量人力的行业可能需要调整,比如更多地依靠机器和技术。消费市场也会跟着变,适合老人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会增加,而针对小孩的可能会减少。 所以,国家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主要目的不是要马上把总人口数量拉上去,也不是要立刻扭转人口总量长期下降的大趋势。核心目标是要稳定出生人口的数量,防止出生人口继续过快下滑,将其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健康的水平上。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部分压力,让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不至于变化得太剧烈;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的发展储备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当未来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时,他们能创造的价值也会更大。 简单来说,国家现在做的,不是要“逆转”人口下降的洪流,而是希望让生娃这件事,回到一个更自然、更可持续的状态。让愿意生、有能力养的家庭,能少些后顾之忧,多些支持。这样,我们才能在人口总量逐步调整的过程中,保持住发展的活力和后劲。#MCN双量进阶计划#
国家出台生育补贴的本质很多人没搞懂。 其实,国家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要强行把总人口
琼花瑞草园
2025-08-09 17:58:13
0
阅读: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