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是心梗的“杀手”?医生建议:若想心脏健康,3种食物少吃 老李,今年60出头,平时爱吃炸花生米,炒菜也离不开花生油。前阵子体检,医生说他血管有点堵,胆固醇偏高,吓得他赶紧把家里的花生油藏了起来,逢人就说:“花生油是心梗的罪魁祸首!”还发誓再也不碰油了。结果没几天,菜炒得寡淡无味,老李直喊吃不下饭。邻居小王看他这样,忍不住劝:“老李,别吓唬自己,花生油没那么可怕,关键得吃对!”老李一头雾水,到底咋回事?花生油真是心脏的“杀手”?还是有啥误会? 花生油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它含脂肪,大家一听“油”就觉得跟心血管疾病脱不了干系。其实,花生油没那么坏,它的主要成分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占了差不多40%-50%,这玩意儿对心脏其实有好处,能帮着降低坏胆固醇(LDL),提高好胆固醇(HDL)。比起动物油,比如猪油、牛油,花生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多了,饱和脂肪酸才是血管硬化的“帮凶”。不过,花生油也不是啥灵丹妙药,吃多了照样热量超标,容易发胖,间接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关键不是不吃,而是得控制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的油摄入量别超25-30克,差不多两三汤匙。 说到心梗,真正得小心的是反式脂肪酸,这东西常见于加工食品,比如某些饼干、薯片、奶油蛋糕。反式脂肪酸会让坏胆固醇飙升,血管壁变“脆”,增加心梗风险。花生油本身不含反式脂肪酸,但如果你用它反复高温煎炸,油会氧化,产生有害物质,长期吃这种油确实对心脏不好。所以,煎炸少点,尽量用蒸、煮、凉拌的烹饪方式,花生油也能当个“好帮手”。 医生常说的“三种食物少吃”,一般是指高糖、高盐、高脂肪的加工食品。比如甜饮料,喝多了血糖飙升,糖尿病风险一上来,心血管也跟着遭殃;再比如腌制食品,盐分高,血压容易失控;还有肥肉、油炸食品,饱和脂肪多,血管堵得快。这些才是心脏健康的“真敌人”,花生油顶多算个“路人甲”,别让它背黑锅。 为了说得更靠谱,咱们看个研究。美国心脏协会2019年的一篇研究,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提到坚果和植物油(包括花生油)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有帮助。研究跟踪了上千人,发现每周适量吃坚果或用植物油做饭的人,心梗和中风的发生率比不吃的人低了14%。这说明,花生油只要用得对,不仅不是“杀手”,还能给心脏加点保护。 那咋吃才健康?简单说,炒菜用花生油没问题,但别老想着炸鸡翅、炸薯条,油温别太高,锅别烧到冒烟。平时多吃点蔬菜、水果、粗粮,少碰加工食品,运动也得跟上,散步、打太极都行。老李后来听劝,炒菜时花生油减半,搭配橄榄油、亚麻籽油换着用,还每天快走半小时,体检指标慢慢好转,笑得合不拢嘴。 所以花生油不是心梗的“杀手”,关键看你咋吃。别听风就是雨,也别一棍子打死所有油。健康这事儿,平衡最重要,少吃垃圾食品,多点运动,油用得当,心脏也能轻轻松松。
这得有多强大的心脏啊!
【10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