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非洲艾滋病遍地成灾,为何还有这么多人能够存活?南非总统曾说:“艾滋病有啥可怕的,洗个热水澡不就完事了!” 在南非,总统的“洗澡论” 可不是开玩笑,受祖鲁文化影响深的地方,这说法造成了大麻烦,好多年轻人因此压根不信科学防护那一套。 邻国斯威士兰更离谱,国王姆斯瓦蒂三世带头搞一夫多妻,每年办 “芦苇节”,从上万名光着身子的少女里挑新妃子,硬是把不安全的性关系变成了国家传统。 疫情刚冒头时,王室的招儿荒唐到家:给患者屁股上烙个印,想靠这当 “危险标记”,这法子不光没用,反倒把感染者逼得更害怕、更不敢露面了。 除了掌权者的糊涂,这片土地的生存日子也给病毒开了方便之门,非洲本来就被疟疾、登革热这些传染病折腾得够呛,好多老百姓见了艾滋病,甚至有点麻木,不觉得这是啥得特别提防的灾祸。 再加上普遍穷、卫生条件差,还有些部落里那些又怪又不卫生的老规矩,凑在一起,正好给病毒传播搭了个完美的窝。 不过,就在那些瞎话和糊涂念头横行的时候,科学的刀子也在悄悄磨亮。 要打败敌人,得先弄明白它,科学家早查清楚了,艾滋病毒源头是非洲的绿猴和黑猩猩,根本不是啥超自然的诅咒。 1981 年,它在美国第一次被正经记录下来;四年后,一个外国游客在北京协和医院死了,中国也第一次跟它正面对上,这病毒专挑人体的免疫中枢下手,就是CD4+T淋巴细胞,这道防线一垮,一个普通感冒都可能要人命。 但它的传播路数其实很窄,不是无孔不入,科学说了,就三条道:性行为、血液、母婴传播。 共用针管、输了带病毒的血,或者妈妈传给胎儿,这些是高危的;但握手、拥抱、一起吃饭这些日常来往,一点风险没有,就是这种清楚的认识,剥掉了病毒身上神秘的外衣,也给反击找准了地方。 真正的转机,来自现代医疗的插手,有一种叫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药横空出世,简直像变魔术,把艾滋病从治不好的绝症变成了能控制的慢性病。 感染者每天吃点药,就能把体内病毒压下去,健健康康活几十年,这背后,全球基金、美国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这些国际力量帮了大忙。 现在科技还在往前走,打一针能管好几个月的长效针,还有能把新生儿感染率从 6.3% 降到 1.2% 的母婴阻断技术,正把科学的家伙事儿送到非洲最偏僻的角落里。 这场科学和糊涂的较量,在两个国家的命运转弯里看得最清楚。 以前的斯威士兰,真是个 “被诅咒的王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三分之一的人染了病毒,国民平均寿命甚至跌到 35 岁以下。 到 2023 年,这个国家居然做到了 94% 的感染者知道自己得病、97% 知道的人接受治疗、96% 治疗的人病毒被压住了,从地狱边上一下子成了非洲抗艾的榜样。 南非呢,是从 “总统的浴缸” 里好不容易爬出来的,虽然领导人的糊涂造成了大伤害,但 2005 年以后,南非政府总算醒过神,开始跟国际社会合作,在全国大范围推免费的 ART 疗法,搞了一场晚了但挺坚决的科学转型。 药能管住体内的病毒,可另一种更顽固的 “病毒”—— 人心里的歧视和糊涂,还是最后的敌人,让人心里发酸的是,就算感染者靠药能保持健康,正常上班过日子,还是有差不多四成病人受过白眼、被人排挤。 法律能禁止歧视,可没法一下子扭过来那些扎在骨子里的偏见,那种把病和 “道德败坏” 画等号的 “心魔”还在那。 其实艾滋病毒本身挺不禁折腾,离开人体几小时就死了,开水一烫就没了活性,真正可怕的,是糊涂催生的恐惧,非洲的抗艾仗,早就从纯粹的医疗仗,变成了关乎教育、包容和理解的社会变革下半场。 回头看这三十多年的惨烈打斗,非洲用无数条命换来了个实在理:科学比土法子管用,包容终究能打败歧视。
[微风]非洲艾滋病遍地成灾,为何还有这么多人能够存活?南非总统曾说:“艾滋病有啥
阿秋手作
2025-08-09 19:29:46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