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都72了,执掌俄罗斯25年,再硬朗的汉子也扛不住岁月啊,他在任的时候,俄罗斯跟西方斗得你死我活,跟中国却越走越近,这是明眼人都能看见的事儿,可他总有退下来的一天,这是绕不开的事。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72岁,掌权25年,时间比很多年轻人的岁数还长,这些年,俄罗斯在他的带领下,跟西方硬刚到底,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军事对抗一样没少,但跟中国的关系却越走越近,成了“背靠背”的战略伙伴。 可问题是,普京不可能永远在位,他的接班人会是谁,俄罗斯未来的政策会不会变,中国是不是该提前留个心眼? 普京执政这些年,俄罗斯跟中国的关系确实突飞猛进,经济上,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后,能源出口转向中国,现在中国成了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买家;军事上,中俄联合军演越来越频繁,今年8月的“海上联合-2025”演习,双方甚至共享雷达数据、演练潜艇救援,这种深度合作连北约盟友都未必能做到。 政治上,普京每次跟西方闹僵,转头就跟中国通个电话,比如8月8日美国最后通牒到期那天,他一天之内连打五个电话,其中就包括中国领导人,通报俄美谈判进展。 看起来,俄中关系铁得不行,但仔细琢磨,这种“铁”更像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俄罗斯被西方围堵,只能向东看,中国也需要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和北方安全环境,双方各取所需,可问题是,如果有一天普京不在了,俄罗斯的新领导层还会这么依赖中国吗? 普京的身体状况一直是西方媒体炒作的话题,虽然克里姆林宫坚称他健康没问题,但72岁的年纪摆在那儿,接班问题迟早要面对。 俄罗斯国内目前没有明确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绍伊古、米舒斯京都曾被猜测,但谁都没法保证能延续普京的政策,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生态复杂,既有强硬派,也有亲西方派,如果未来领导人偏向后者,中俄关系会不会受影响? 历史上,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经常“翻脸比翻书还快”,苏联解体后,叶利钦一度亲西方,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普京上台后转向强硬,但最初也尝试过和欧美搞好关系。 直到乌克兰危机才彻底撕破脸,所以,俄罗斯的未来政策充满变数,中国不能把所有筹码都押在“普京模式”上。 防着点俄罗斯,不是说要疏远它,而是要避免过度依赖,中俄合作可以继续深化,但中国也得留一手,比如能源供应,不能光靠俄罗斯,中亚、中东的渠道也得稳住。 军事合作可以搞,但核心技术还是得握在自己手里;经济上,俄罗斯市场不大,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是欧美,不能因为俄乌冲突就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 另外,中国的外交智慧在于“不把路走死”,普京在的时候,中俄可以联手抗美,但如果俄罗斯未来政策有变,中国也得有应对方案,毕竟国际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普京时代的俄中关系确实紧密,但这种紧密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压力逼出来的,普京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俄罗斯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中国没必要过度担忧,但也不能盲目乐观。 最好的策略是“合作但不依赖”,保持灵活的外交空间,这样无论俄罗斯未来怎么变,中国都能稳坐钓鱼台,毕竟,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为啥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都72了,执掌俄罗斯25年,再硬朗的汉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8-09 22:06:1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