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大举游说特朗普,但大多无功而返】
(政治报)今年,世界各国纷纷向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有关系的游说者投入数千万美元,以阻止可能损害其经济的关税。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支出并没有任何效果。
由于特朗普在制定关税税率时采取了漫无目的的方式——制定贸易协定,对主要贸易伙伴设定 15% 的关税,同时对世界其他国家征收 10% 至 41% 不等的关税——华盛顿传统的游说策略似乎收效甚微。
自大选以来,至少有30个国家雇佣了与特朗普有联系的新说客。这些国家既包括韩国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也包括波斯尼亚和厄瓜多尔等小国。但雇佣这些说客似乎与这些国家能否避免最严厉的关税关系不大。
“我认为华盛顿现任领导层似乎正在颠覆传统的行事方式。这不仅关乎商业,也关乎外交,关乎与其他国家打交道,”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首席执行官穆克什·阿吉表示。“我认为,试图施加影响的旧模式似乎行不通。”
这种新模式正在惩罚印度。尽管印度在今年4月引入了特朗普的长期顾问杰森·米勒,但过去两周却遭到了特朗普的重创。由于印度未能达成贸易协议,且特朗普决定提高关税以回应其购买俄罗斯石油,对印度的关税预计将上调至50%。
根据提交给司法部的文件,印度与米勒签署了一份为期一年、价值180万美元的合同,以换取“战略咨询、战术规划和政府关系协助”以及形象管理和公共关系服务。他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历引人注目。加拿大各省都储备了大量游说者,但该国至今仍受到特朗普的猛烈攻击。墨西哥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依靠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这种直接的方式效果更好。
一些东南亚经济体在华盛顿聘请了游说人员,情况好一些,其中许多经济体获得的税率低于4月份公布的初始关税。不过,他们的胜利是相对的:这些国家的关税税率比以前更高,而且普遍高于世界大部分地区。换句话说,游说者或许成功地帮助他们的客户避免了最坏的情况,但结果很难算得上胜利。
即使在本周关税正式生效后,各国和游说团体仍然抱有希望,希望能够获得豁免或其他有益的条款。尽管K街的业绩不佳,但这种可能性必将使其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