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前总统高参提议将原属中国的俄远东部分地区售予中国!我们应该用买的方式拿回来吗?7月下旬,一场由知名国际智库举办的研讨会上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曾经担任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的安德烈·伊拉利奥诺夫,面对台下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现实情况来看,俄罗斯很难独自开发这片远东的冻土地带,因为缺钱、缺技术,也缺市场。而中国正好相反,什么都不缺。” 2025年7月下旬,华盛顿一家知名国际智库办研讨会,焦点是俄罗斯远东开发难题。伊拉利奥诺夫上台发言,先讲俄罗斯远东的极端气候,冬天零下50度,土地冰封,河流冻几个月。人口外流严重,居民往西部跑,找工作,留下空镇和废厂。失业率高,经济增长停滞,这些问题拖了好几年。 他接着说俄罗斯有丰富资源,石油、天然气、矿石啥的,但设备老化,资金缺口大,没法升级技术。市场渠道堵了,西方制裁封出口,自乌克兰冲突起,制裁层层加,资金压力更大。开发成本高,俄罗斯自己扛不住。 然后,他指出中国有充裕资金、技术人才和大市场,能有效开发这些资源。建议俄罗斯考虑卖部分远东土地给中国,换资金和技术支持。这能缓经济困境,尤其在冲突和制裁下。听众反应不一,有人认可,有人反对,辩论主权风险和历史敏感性。 俄罗斯远东地区问题没停,冬天低温冻道路,基础设施修起来贵。人口继续少,劳动力缺口大,城镇冷清。经济上,失业升,增长慢,工厂闲着。俄罗斯有资源,但资金技术短缺,挖不出来,市场限进一步坏事。国内有人议论卖土地,中国是潜在买家,因为需求和历史联系,但民众反对强,觉得领土不能卖。 中俄关系里,中国想参与开发,俄罗斯说合作共赢,但环保法规卡着,项目慢。能源计划启动,但拖沓。卖地会惹外交麻烦、邻国紧张、国内反弹,国际盯着看。 合作开发成主流,中国出资金技术,俄罗斯给土地资源,分收益。农业能源项目联合运营,避免主权争,缓历史情绪。两国逐步加强,将寒地变互利区,比如建管道农场。 2022年起,中俄贸易大增,中国买俄罗斯石油煤炭比例升,管道连远东到中国边境。2025年春,俄罗斯报告显示远东投资项目多,中国参49个,总额近百亿。制裁下,俄罗斯转东方,开发西伯利亚远东成战略。两国高层签协议,推动经济社会加速。人口减失业高,但合作带就业,工厂重开,物资运送。这个提议抛出后,引发热议。
俄前总统高参提议将原属中国的俄远东部分地区售予中国!我们应该用买的方式拿回来吗?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8-10 00:14:2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