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把算力砍掉80%的H20芯片卖给中国,没想到被中国工程师成功破解,结果发现

万象瞭望者 2025-08-10 12:06:50

黄仁勋把算力砍掉80%的H20芯片卖给中国,没想到被中国工程师成功破解,结果发现芯片竟暗藏“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后门!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科技公司之间的博弈愈加激烈。 就在这场角力中,英伟达公司推出了一款被大幅削减性能的H20芯片,试图填补美国对中国芯片禁运所留下的技术空白。 表面上,这款芯片看起来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在中美科技摩擦不断升温的情况下,许多人认为它可能成为中国替代进口技术的一个选项。 黄仁勋今年确实显得格外活跃,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趟中国。 有人可能会说,黄仁勋每次来就是为了推销他手头的芯片,但问题是,他要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发展技术,为什么不把那些先进的芯片拿来,而是带来的是性能大幅缩水的“阉割版”芯片呢? 实际上,这些芯片经过大幅削减,显然不是为了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AI发展速度,甚至还隐藏着监控的潜在风险。 这样一款“阉割版”的芯片,不仅性能差,还是有可能在某些关键技术上留下隐患。 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并不会接触到最尖端的技术,但他们日常使用的设备却有可能嵌入这些“限制版”的芯片。 一旦习惯了这样的设备,我们就会陷入对外部芯片的依赖,进一步限制了自给自足的能力。这就好比是一种“潜在的软实力竞争”,当我们的技术创新被这些限制性芯片制约时,我们的核心技术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谁能保证,未来这种依赖不会变本加厉,甚至带来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直到深夜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最终决定,动用超精细电子显微镜对H20芯片的加密区域进行物理扫描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根据央视新闻7月31日的报道,英伟达近期推出的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此前,美国一些议员曾公开呼吁,要求所有出口到海外的先进芯片必须内置“追踪定位”功能,以便在需要时能够监控和追踪用户的活动。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透露,英伟达的算力芯片已经具备了“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这一技术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可能对使用者的隐私和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保护中国用户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25年7月31日召集英伟达公司进行了约谈。 会议中,相关部门要求英伟达公司对其销售到中国市场的H20算力芯片的漏洞和潜在的后门安全风险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交相关的技术证明材料,以确保其产品不对中国用户的数据和隐私造成不必要的威胁。 此举是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的,显示出国家在信息安全领域对外资企业的严格监管和对本国用户权益的高度重视。 相关部门强调,任何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用户隐私和数据保护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密审查。 这场风波的影响,远比一次商业约谈要深远得多。

0 阅读:11
万象瞭望者

万象瞭望者

瞭望万象,把握社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