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最近去了趟芬兰,和芬兰外交官见面之后,两国出来了一份声明,看似要加强国际组织里的合作,有人立马会把这件事联想到“蒙古是不是要往北约那边靠拢”。不过细想一下,她从芬兰回家还得飞俄罗斯领空,如果真有啥挑衅动作,恐怕也不太现实。 蒙古的位置摆在那儿,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完全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国家。现实就是,蒙古没有像乌克兰一样的地缘空间,更别提直接和西方接壤。地理决定了它的外交只能很小心,不管怎么选,都得考虑中国和俄罗斯的态度。 其实蒙古早在前总理奥云额尔登时期就尝试“靠近西方”。那时候,奥云额尔登政府和美国签了稀土合作协议,还动了把矿产运到美国的念头,甚至想用韩国的港口帮蒙古当“出海口”。 结果这一系列操作反过来害了自己,中俄蒙三方合作项目停了,公司和国家的过境收入一下子缩水。最糟糕的是,经济没怎么变好,反倒因为通胀和就业问题让蒙古人日子越来越难,大家在街头抗议,最后把奥云额尔登赶下了台。事实证明,蒙古社会心里有个共识——最依赖的还是两个邻国。 蒙古一边说要发展“第三邻国外交”,想借美国、日本的力量给自己多留退路,但现实摆在眼前。美国近年对蒙古的援助虽然有,但一年也就一千多万美元,这点钱和美国给乌克兰的体量完全不在一条线上。再说了,蒙古又没有和这些“第三邻国”直接相连,遇到事儿的时候能收到多少实质的支持,心里其实有数。 这次巴特策策格去芬兰,大体也是做个外交动作。芬兰是北约成员国没错,但和俄罗斯关系一直比较复杂,蒙古这时候选芬兰,就是想着找个风险小的合作对象。 声明内容避开了军事话题,主打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意思很明显,就是既想对外表明自己不是只跟邻国来往,但也绝不会冒险越过红线,再让中俄觉得不安。 蒙古国的命运注定要和中俄紧密相连,盲目学乌克兰模式并不可行。如今全球局势动荡,蒙古最应该做的,是抓紧时间修炼好内功,把焦点放在经济基础和生态转型上,再借助邻国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靠近远方盟友不如和邻居处好关系,综合提升自身能力才是关键。如果未来想要更大的自主权,先得把根扎得更稳。 大家怎么看蒙古这次外交动作?觉得它还能有别的选择吗?欢迎留言讨论。
被俘的英国军官终于开口了!俄罗斯媒体国家资本报道,在奥恰科沃被俘的英国军官,经过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