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很多父母都在孩子教育上“用尽全力”,但最后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有的孩子长大后内向自卑,不敢表达;有的则叛逆抵触,越说越逆反。 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低层次的父母,总是喜欢喋喋不休地讲道理,一遇到问题就一顿“说教”。 而真正高层次的父母,往往更懂得掌控分寸,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只做这3件事。
01 用好榜样带动孩子,而不是靠嘴教育。 低层次的父母,总以为讲道理能改变孩子。 他们喜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大道理,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久而久之,只剩下厌烦。 但高层次的父母,懂得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孩子是看着你怎么做,才知道该怎么做的。 他们不会成天说“你要好好学习”,而是自己先拿起书本;不会天天讲“做人要讲诚信”,而是自己说话算数,从不失信于人。 我认识的一个熟人,就是这种父母。 他从不跟孩子讲什么大道理,但孩子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做人也谦逊有礼 因为家里的氛围就是如此。父母言行一致,孩子自然就跟着学了。 现实就是这样。与其用嘴说教,不如用行为做出榜样。 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比什么道理都管用。
02 尊重孩子的节奏,而不是盲目灌输。 低层次的父母,喜欢按自己的节奏,强行安排孩子的生活。 比如什么时候学钢琴、上补习班、报兴趣班,全凭他们的一厢情愿。 但是孩子根本不感兴趣,学了也学不好,甚至反感。 而高层次的父母,懂得观察孩子的性格和兴趣,在适当的时候引导,而不是硬塞。 比如我一个邻居家,小孩一开始学习很吃力,但她妈妈没有逼迫,而是每天陪着慢慢来。 孩子没有压力,反而越来越喜欢学,最后成绩反超了别人。 教育从来不是一场拔苗助长的战斗,而是顺其自然、循序渐进的过程。 高层次的父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压住他们。 他们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一刀切。
03 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育儿。 低层次的父母,情绪失控是家常便饭。 孩子一犯错,不是怒吼就是冷暴力。 有时候孩子根本不知道哪里错了,只感受到父母的冷漠和暴躁。 而高层次的父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哪怕孩子做错事,也先冷静下来,再用平和的语气指出问题。 他们不是没有脾气,而是懂得,父母的情绪,是孩子情绪的“风向标”。 我以前的一个朋友,就是在父母的打骂中长大的,直到成年都很自卑敏感。 她说,从小最怕的不是考试,而是父母的脸色。 这不是个例,而是很多家庭的常态。 真正高水平的父母,不轻易动怒,更不会把压力和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 他们懂得,育儿是育己,教育孩子之前,先要管好自己。
04 低层次的父母喜欢用嘴教育孩子,用情绪管理孩子; 而高层次的父母,则是用行为做榜样,用耐心做引导,用温和做支撑。 真正有效的教育,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灌输,而是潜移默化的感染。 父母层次的高低,孩子一眼就能看出。 与其反复讲道理,不如从现在开始,改变方式。 你做得越好,孩子未来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