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梦想破灭?俄罗斯的核心难题在于既非沙俄也非苏联 来源:回归十个人 俄罗斯发生

雨后彩虹之约 2025-08-11 00:09:22

大国梦想破灭?俄罗斯的核心难题在于既非沙俄也非苏联 来源:回归十个人 俄罗斯发生了什么变化? 战争在持续,但经济却在崩溃,盟友也渐渐散去,内部事务更是乱成一团。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俄罗斯这个“曾经的帝国”越来越不像个真正的大国了。 西方媒体经常拿“普京的野心”这帽子,试图说明一切,但如果仅仅把事情归咎于他个人,那就太过浅显了。 俄罗斯面临的核心难题其实就是身份认同的困扰。 曾经是沙皇帝国,版图遍及欧亚大部分地区;之后变成了苏维埃联盟,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争霸国际舞台。但如今,它既不再是那个强大的帝国,也没有了苏联的影子。 它变成了一个“曾经辉煌但失去动力的国家”——心怀过去,却没有抓住未来。 想当帝国,可它没了沙俄的扩张力 不要被地图上的数字迷惑了,虽然现在的俄罗斯面积是世界第一,可实际上它的“领土活力”已经快用完了。 沙俄之所以能够一路扩张,原因在于当时:国内人口充裕,民族认同也很强;对外没有类似“北约”的大麻烦存在;进行军事行动主要靠“骑兵和重税”就能搞定,花费也不算太高。 如今的俄罗斯要想再进行扩张,花费可真不小。别说是吞并乌克兰全境,就算只是掌控顿巴斯,也得不断投入“人命和资源”来支撑才能维持。 沙俄的扩张主要依赖骑兵,而俄罗斯的扩张则依靠动员普通民众充当炮灰。这并不代表帝国的威风,而是“资源型国家”在最后时刻的拼命一搏。 如果一个国家还沉迷于“地图变大”的幻想,没有着眼于产业升级和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那么它注定只能在泥泞中挣扎。 想当强国,可它没了苏联的体系力 苏联的厉害,不只是因为坦克和导弹多,而是因为整体体系非常强大。 他们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大家都相信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和先锋队精神;建立起了全球联盟体系,几十个东方国家在其领导下,影响范围从中东一直延伸到非洲和东南亚;还拥有完善的科学研发体系,涵盖航天、核能、重工业和教育等多个领域,配套措施一应俱全。 简而言之,这套东西其实就是打造国家整体实力的一个标准模型。 目前的俄罗斯是什么状态?它的意识形态又是什么?既不像西方那样实行民主,也没有像苏联时期那种红色信仰体系的体系。 关于国际联盟的问题,现在连白俄罗斯都开始有点动摇了,非洲的一些朋友也靠雇佣兵集团瓦格纳来支撑;谈到科研体系,留不住人才、资金短缺,大学几乎都变成了权贵的圈子,而俄制芯片在军事领域都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 苏联之所以能在全球对峙中坚持了50年,是因为它拥有完整的体系,而如今的俄罗斯体系,就像散了线的风筝一样零碎散乱。 它渴望展现“大国的风采”,却缺乏支撑“大国”的坚实骨架。 为什么它夹在两个“前世”之间动弹不得? 这是俄罗斯面临的最深层次难题:它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沙俄时期靠东正教、王权和农奴制度维系;苏联时期靠阶级斗争、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支撑;而现在的俄罗斯,它又依靠什么呢? 如今的俄罗斯,实际上可以算作一个“身份迷失者”。一方面,它还沿用大量苏联时期的遗留,比如国家集权、军事重点以及对抗思维;另一方面,它又不断回想起沙皇时代,普京多次公开称赞彼得大帝和尼古拉一世,恢复沙皇勋章、举行纪念仪式,以及提升东正教的地位。 问题在于,沙俄的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苏联的体制也已经倒塌。用两个都已经崩溃的老旧模板来拼凑一个新国家,显然行不通。 就像一个中年人穿着童年的校服,还披着爷爷的军大衣,既不合身,又显得难看。 俄罗斯其实并没有放弃过重新调整方向。1991年解体之后,叶利钦试图推动“民主+市场”,但结果变成了一场寡头主导的乱局。 自2000年起,普京提出了“主权强国”的理念,主要通过稳定经济、掌控媒体和限制选举来巩固权力,打造了一个集中的权力体系;近十年来,他又转向“民族保守主义”和“大国自尊”,开始重建军队,关闭部分互联网,以及打击“境外势力”。 表面上看像是在进行转变,实际上却是一种螺旋式的“倒退”。 核心的问题在于,俄罗斯并没有在全球化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立足点,而是一直活在苏联和沙俄的影子之下。 并不是美国把它孤立起来的,而是它主动将自己封闭在了历史的封存空间里。 乌克兰战争只是症状,不是病根 不少人觉得俄罗斯的问题在于打乌克兰、被制裁,经济受挫。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原因。俄乌冲突只是一场“激烈的外部冲突事件”,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俄罗斯内部的结构早已出现了问题: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一旦遭受制裁,立刻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出生率偏低,移民也难以补充,导致劳动力不断流失。信息环境封闭,年轻人纷纷离开,精英人才也在外逃,“脑流失”成为常态。 一个国家真正的“大国实力”,不完全在于军备的数量,而更多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健全的经济和创新能力。

0 阅读:34
雨后彩虹之约

雨后彩虹之约

雨后彩虹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