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的装备规模可能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距离300架大关,也已经不远了!
虽然运-20早在2016年左右就已经亮相了,但其真正开始上产量却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而这也并不是运-20自己的原因,而是因为给运-20配套的涡扇-20发动机当时还没有彻底成熟,因此运-20当时又重演了歼-10C当初“菊花残”的黑历史。
不过好在,运-20的备胎发动机也就是涡扇-18率先成熟了,所以运-20后来就摆脱了“菊花残”的窘境,开始加速生产。不过涡扇-18毕竟只是一个“备胎”,其各方面的性能指标都比不上涡扇-20这个“原配”。也正因此,使用涡扇-18的运-20,在最大飞行速度、最远飞行航程、最大载重量等性能指标上,都没有达到圆满状态,所以涡扇-18版的运-20也并没有“尽全力进行生产”。
直到最近这两三年,涡扇-20开始成熟并装机测试,运-20才终于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于是就有了最近频频曝光的运-20B,与此同时,运-20的数量规模显然又有了明显的增加。这很显然就是运-20B开始加速生产的功劳。
按照外媒的估计,未来西飞的“脉动生产线”一年大约能够下线20架左右的运-20B,5年就是100架,10年就是200架。这也就是说,到了2035年左右,空军就有望拥有超过300架的战略运输机。此外,还有一大批以运-20B为基础平台的空中加油机、空中指挥机、空中预警机甚至是特种电子机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