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基金会撒了3亿美元,东大法律圈就悄悄换了口音。”
这笔钱1979年跟着大使馆一起落地,专挑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中心这类能塑造规则话语的口子,连续几十年给教材、课程、评估体系买单。
美方档案写明:输出“治理经验”是项目KPI,等于把课堂变成远程投票站。
有人翻出冷战旧账,说基金会和中情局共用同一批顾问名单;我查了公开税表,确实每年把三成预算拨给与情报外包公司同址的“合作所”。
没有枪声,却把条文改写成他们顺嘴的版本,这比军舰便宜多了。
当法律人开始引用洋案例否定本土实践,当女童教材把家庭写成“原罪”,你就知道这3亿花得有多值。
钱拿了,话变了,根还在咱们这儿,你说是防还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