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溥仪揣着特赦通知书回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派出所办户口。民警问职业,他挠头说:“我以前是皇帝…现在没工作。”民警憋着笑在户口本上写了个“无业”。结果上头领导一看急了:“这不行!皇帝失业多难看!”赶紧给他安排到北京植物园当园丁,白天浇花剪枝,晚上写写《我的前半生》。户口本地址写的赵登禹路32号,这地儿可讲究了!赵登禹是抗日名将,1937年牺牲在北平保卫战,用他名字命名街道,等于是给溥仪这个前“伪满洲国皇帝”天天敲黑板:“瞅见没?这才是民族英雄!”更绝的是,溥仪住的是植物园集体宿舍,10平米小屋,放当年宫里还不够他养蛐蛐的。有老工友回忆,溥仪浇花特认真,还跟月季聊天:“你们比我强啊,至少不用搬家六十多次…”。户口本“婚姻状况”栏填着“离婚”俩字,背后故事能拍80集宫斗剧。当年他特赦时,最后一任妻子李玉琴早和他离了,后来1962年他跟护士李淑贤再婚,派出所大妈拿着新结婚证直嘀咕:“这皇上二婚还要我盖章?”更逗的是,派出所最初想写“有配偶(婉容、文绣等)”,被领导骂个半死:“都新中国了,重婚罪了解一下?”
1960年溥仪拿到人生第一张选民证,激动得手抖。选举那天他特意换上中山装,投完票跟街坊嘚瑟:“当年大臣见我要三跪九叩,现在我给人民代表鞠躬!”这张选民证现在还在国家博物馆展览,旁边解说词特损:“请注意,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行使选举权的皇帝——虽然他只投过三次票。”
溥仪的植物园工作证编号是001,不是因为他级别高,纯粹是园里觉得“这号给他最不浪费”。每月工资60块,他总抱怨:“买双皮鞋就花一半!”(当年普通工人月薪30块)有次买菜被大妈认出:“哟,这不是皇上吗?给我签个名呗!”他吓得菜篮子都不要了就跑——这场景,比《末代皇帝》电影还魔幻。他去世时户口本“文化程度”写的是“初中”,其实人家小时候请过状元当老师,英语比普通话还溜。现在故宫工作人员最爱说的梗:“咱这地界儿,连扫地的都有编制,唯独缺个皇帝岗位!” 所以说啊,这薄薄几页户口本,简直是中国近代史的“折叠说明书”。哪天你去国家博物馆看见它,记得拍照发朋友圈:“震惊!皇帝转行当社畜的终极证据!”保准点赞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