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双标”神操作:中国笑看风云,印度瑟瑟发抖。 8月5日,特朗普在CNB

森森视野 2025-08-11 13:16:55

特朗普的“双标”神操作:中国笑看风云,印度瑟瑟发抖。 8月5日,特朗普在CNBC节目里亲口承认,下周就要宣布对半导体和药品加征最高250%的关税;可就在一天前,美国财政部亲口确认,下一轮中美谈判的议题之一就是“中国买不买俄油”。同一时间段,印度却被特朗普连砍两刀:7月31日先加25%关税,8月6日再补一刀,理由就是“你们居然买俄罗斯能源”。买得比印度多的中国被请上桌谈,买得少的印度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这出戏码把什么叫“实力说话”演成了高清蓝光原盘。 镜头拉回到6月的伦敦谈判现场。中方代表团把一张稀土出口配额清单轻轻推到美方代表面前,没拍桌子、没瞪眼,只淡淡一句“贵国F-35和特斯拉都离不开这些元素”。三天后,白宫主动宣布取消部分芯片出口限制,还把中国台湾省某高官原定8月的“过境”简报悄悄撤下网页。路透社事后透露,五角大楼当天就收到洛克希德-马丁的紧急报告:如果中国真限制镧、铈出口,F-35的产能直接腰斩12%。这就是中国手里的“撒手锏”,不吵不闹,却能让对面算清楚每一克稀土的账。印度呢?莫迪倒是想反击,可翻遍口袋,拿得出手的只有仿制药和软件外包,偏偏这两样对美国根本不致命。 数据更扎心:2025年6月中国进口原油4980万吨,其中俄罗斯835万吨;同期印度买俄油约680万吨,却比中国多付了平均每桶4美元的“西方保险溢价”。更尴尬的是,印度把其中30%精炼后又卖向欧洲,被欧盟直接认定为“资助战争”,转手就扣了货轮。中国则把俄油老老实实炼成汽柴油,跑遍长三角的工厂和西南高原的卡车队,没人敢说一句“资助”——这叫“原产地自用”,完全符合WTO原产地规则,连华盛顿都找不到缝隙下嘴。特朗普心里门儿清,真要在石油问题上对中国开刀,就得准备承受稀土、光伏、锂电池“三连击”,美国通胀直接爆表,这是他大选年赌不起的局。 幕后的另一条暗线更耐人寻味。4月中美日内瓦会谈前,中方把一份“半导体关键设备出口白名单”塞给了美国半导体协会;7月伦敦会谈后,美国三大芯片巨头集体游说白宫“别再加码”。贝森特在闭门简报会上承认,如果中国真把美光、英特尔列入“网络安全审查”,美国存储芯片全球份额将从43%跌到31%,直接让韩国三星笑醒。于是,特朗普一边在电视上嚷嚷“中国买俄油不公平”,一边让财政部把相关条款从制裁清单里悄悄删掉——口嫌体正直,莫过如此。 印度缺的正是这种“打疼对方”的筹码。2024年印度对美顺差仅380亿美元,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更惨的是,印度出口的60%是原料药和纺织品,美国把关税提到50%也找不到替代供应商,倒霉的只是美国自己选民的钱包。于是特朗普对印度高举关税大棒,既不怕反噬,又能向国内强硬派交差,典型的“欺软怕硬”现实教学。 故事说到这儿,答案已经赤裸裸:国际政治从来不是“谁声音大谁有理”,而是“谁能让对方疼谁才有麦克风”。中国用稀土、半导体供应链和全球最大市场三张牌,把特朗普拉回了谈判桌;印度只能用“战略伙伴”的笑脸换一张“稍后再谈”的便条。8月11日,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7月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同比下降5%,沙特原油却悄悄补位增长了16%——这不是妥协,而是告诉世界:中国的能源篮子永远多选题,美国想开价,得先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答案。 评论区留给你们:如果印度也有稀土、半导体或者14亿消费市场,特朗普还敢不敢这么“双标”?留言聊聊你心里的那杆秤。

0 阅读:1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