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先后担任 “联合国军” 的总司令,单论军事水平来说,李奇微的表现是要胜过麦克阿瑟的。 1950年,在朝鲜人民军把美韩联军差点赶下海的时候,麦克阿瑟通过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斩断,把战线反推至鸭绿江南岸,瞬间扭转了战局。这一招看得出来他非常具有冒险精神,而具备这种特质的人往往能打出出其不意的战果 但是在这之后他就“飘”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麦克阿瑟无视志愿军力量,盲目冒进,导致 “联合国军” 在第一次、第二次战役中惨败。 正是由于他的自负膨胀,让志愿军抓住破绽,将战线又反推回“三八线”附近。不甘心失败的麦克阿瑟马上提出发动核战争的疯狂建议,直接遭到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拒绝,最终被替换为李奇微。 临走时,他还说了一句:我一定还会回来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麦克阿瑟高调又虚荣的性格,他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就是其内心狂妄所致。 而走马上任的李奇微则截然不同。他接任后,迅速分析战局,精准洞察志愿军 “礼拜攻势” 的短板,随即制定以退为进的 “磁性战术”,致使志愿军在砥平里战役,损失惨重。 到了第五次战役,他又改变战术,纵深穿插打乱志愿军后撤秩序,打得志愿军180师丧失战斗力。像这样的局部胜利一直持续到1952年,李奇微被调往欧洲接替艾森豪威尔,双方认为再打下去也没什么必要了,最终通过和谈结束了朝鲜战争。 相较于麦克阿瑟在决策上的乏善可陈,李奇微的战术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他对志愿军造成的伤害更为直接和严重。但他也有局限,虽然给志愿军制造了一些困难,但并没有改变战争的整体走向。 总的来说,李奇微在朝鲜战场的军事表现是优于麦克阿瑟的,但他们的水平距离战胜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差得远呢,那是让他们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山。#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在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先后担任“联合国军”的总司令,单论军事水平
阿牛科普
2025-08-11 20:09:36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