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上海,一92岁老人因为酷爱收藏古玩,在认识了一位男子后,误把对方当

趣谈社会呀 2025-08-11 22:20:33

“防不胜防!”上海,一92岁老人因为酷爱收藏古玩,在认识了一位男子后,误把对方当成了“古玩鉴定大师”,老人先后向对方转账了200多万元,直到借钱给骗子转账后,家人才发现老人竟已经被骗到了这个地步!网友:年纪越大越是容易“老糊涂”了。   "当时真以为他是大师,这钱要是要不回来我今后可怎么活啊!"老人哭诉着说道,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却因一场持续9年的古玩鉴定骗局,失去了毕生积蓄200余万元,直到他开始向亲朋好友借钱转账,家人才惊觉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早已陷入精心设计的陷阱。   这场骗局的序幕要追溯到2016年,那年83岁的冯老伯仍保持着对古玩收藏的热爱,经常出入上海各地的古玩市场,正是在这样的场合他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自称"鉴定公司专家"的年轻男子李某。   李某能说会道,对古玩市场似乎了如指掌,很快赢得了冯老伯的信任,老人万万没想到,这次相识会成为他晚年生活中最大的噩梦,李某的诈骗手法并不复杂却极为有效。   他以"官方鉴定+高价拍卖"为诱饵声称自己拥有独家销售渠道,能够帮助冯老伯将收藏的古玩以高价卖出,为了取信于老人李某还煞有介事地为冯老伯的多件藏品出具了伪造的鉴定报告,这些报告制作精良,看起来颇为专业,让缺乏专业知识的冯老伯深信不疑。   骗局的真正目的很快显现,李某开始以各种名目向冯老伯收取费用,包括鉴定费、拍卖保证金、手续费、推广费等等。   令人震惊的是这场骗局竟然持续了整整9年,在这期间李某不断编造新的理由收取费用,而冯老伯也始终抱有幻想,认为只要再付一笔钱,自己的藏品就能成功拍出,随着时间推移,转账金额从最初的几千元逐渐增加到数万元,累计总额最终突破了200万元大关。   直到近期这场持续近十年的骗局才终于败露,冯老伯的积蓄早已耗尽,但他仍然不愿放弃"高价拍卖"的希望,开始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借钱继续转账。   正是这一反常行为引起了家人的警觉,在家人的再三追问下,冯老伯才道出了实情——他这些年一直在给一位"古玩鉴定大师"转账,期待着自己的藏品能卖出好价钱,但至今未见任何回报。   得知真相的家人震惊不已立即向杨浦公安分局五角场派出所报案,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通过分析转账记录、通讯记录等证据,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某,经过周密部署,警方在外省市将李某成功抓获,面对确凿的证据,李某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   据警方调查李某根本不是什么古玩鉴定专家,他出具的鉴定报告全部是伪造的,所谓的高价拍卖渠道更是子虚乌有,他精心设计了这个骗局,就是利用老年人对古玩收藏的热爱和对专业知识的缺乏,一步步骗取他们的钱财,在这9年间,冯老伯的200多万元积蓄早已被李某挥霍一空。   冯老伯的遭遇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对此事发表了看法,一位网友留言道:"老年人之所以容易上当,不仅是因为辨别能力下降,更因为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不够,如果家人能多关心老人的生活动态,多了解他们的社交圈,或许能更早发现异常。"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犯罪成本低、收益高,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社区、养老机构等也应该定期组织防诈骗讲座,帮助老年人识别常见骗局。"   对于冯老伯来说,这场骗局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给他的心理带来了沉重打击,那个曾经精神矍铄、热爱古玩收藏的老人,如今只能以泪洗面,懊悔自己轻信了骗子,他的遭遇提醒我们,在关爱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交安全,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3
趣谈社会呀

趣谈社会呀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