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勤俭办社》一文的按语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特别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 毛主席的这段话,当时是针对一些农业合作社存在的不注意节约的不良风气而发的。毛泽东主席强调,勤俭经营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特别要提倡勤俭、注意节约,是在当时这几十年内和几个五年计划时期,始终保持的基本准则 。 有人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这话虽有过激而不为过。毛主席是一位对做人、做事、讲话、行动要求非常严慎、慎重的人,他从战争年代时就养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叫做不打无把握之仗。他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踏踏实实。 毛主席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后也就二十七年的时间,他熟悉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更何况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江山来的也太不容易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这不只是一句豪言壮语,更是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化基础几乎为零,又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毛泽东认识到中国要实现富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穷国,只有持久地坚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才能积累资金加速国家经济建设。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建设谈何容易,但又必须坚定信心去克服困取得胜利。毛主席审时度势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在最初的几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国家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资源相对匮乏,需要特别提倡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源、资金集中用于国家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上。 他强调,全国人民要勒紧腰带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农业开垦荒地、大兴水利设施,重整土地提高肥力多打粮食,把最好的交给国家,支援工业起步建设,独立自主研发工业产品,开发石油和钢铁能源,让中国工业慢慢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过境迁,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初级阶段的基础储备和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迎来了历史的腾飞和辉煌。今天的成就,正是由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多快好省的奋斗精神,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与大自然奋斗,才使得中国人民在世界面前真正的扬眉吐气了。 生活在当下,应该感恩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经济腾飞。现如今虽然我们的国家富强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了,但党的优良传统精神不能忘,也不能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应该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的整个建设过程中。让我们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发扬勇于拼搏,奋发图强的苦干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努力。
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勤俭办社》一文的按语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
楠熙趣事
2025-08-12 07:15:15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