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公开喊话:如果大陆动武,台湾将变成“经济死岛”,台积电也别想被顺利接管。这番话一出,把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命脉与地缘政治风险赤裸裸地摊在了台面上。与此同时,大陆芯片产业链也在悄悄“逆袭”。 台积电刘德音的狠话,听着像是在给大陆划红线,实则把台积电的命门亮得明白——这家全球芯片代工巨头,早就被绑在了地缘政治的战车上,刘德音的话不过是在给自己壮胆罢了。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命脉确实攥在台积电手里,2025年第一季度,它在晶圆代工2.0市场占了35.3%的份额,3nm工艺更是独步天下。 可这光鲜背后,是深深的依赖症——70%的高端订单来自美国,从英伟达的AI芯片到苹果的手机处理器,全靠台积电代工。特朗普一句对台湾加征25%的关税,就能让台积电股价暴跌15个百分点,这种脆弱性恐怕无人能比。 更绝的是,台积电生产7nm以下芯片离不开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而ASML的核心光源技术又攥在美国人手里。这意味着,台积电的饭碗一直被攥在美国人手里,美国让他断供华为,他就得立马断供;让它去亚利桑那建厂,它就得乖乖听话。 刘德音喊话的底气,说白了就是“挟技术以令诸侯”。可他没想到,大陆芯片产业链正在玩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逆袭。 就说中芯国际,2025年7nm工艺已经稳定量产,N+2工艺(等效5nm)也进入试产阶段,虽说和台积电的3nm还有差距,但人家玩的是“田忌赛马”——成熟制程产能占全球15%,光通信、智能驾驶等领域的芯片自给率比2019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 东北某企业更绝,搞出个“毫米级控温芯片”,温度控制精度0.1℃,直接打破美日企业在高端市场90%的垄断,把原本天价的进口芯片价格砍到了白菜价。 最让台积电头疼的,是大陆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弯道超车”。华为昇腾910D芯片就是个典型案例:把四颗14nm的昇腾910B芯片用硅桥互连技术一拼,性能直接对标台积电的7nm,还通过长电科技的先进封装实现量产,彻底摆脱对台积电的依赖。 大陆企业还在玩Chiplet(芯粒)技术,比如云天励飞的14nm大模型推理芯片,把不同功能的芯片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拼起来,性能提升30%不说,成本还降低了一半。 台积电总觉得自己有技术当“护城河”,可这招其实早就千疮百孔了。美国《芯片法案》给了台积电66亿美元补贴,条件是在亚利桑那州建3nm工厂。台积电倒是听话,前脚把1000亿美元砸进去,后脚就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美国要求技术转移,连设备安装都得用本地工人,结果工厂投产时间一拖再拖,原本2027年量产3nm的计划,现在看来悬得很。 更搞笑的是,台积电在台湾的供应链正在被美国掏空:33家主要供应商里,8家是本土企业,8家是在台湾设厂的跨国公司,一旦赴美建厂,这些供应商要么跟着去美国,要么被美国本土企业取代,到时候,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链就得玩儿完! 反观大陆,玩的是“全产业链通吃”。从设计到制造,从设备到材料,都在搞“去美化”。 华为海思的麒麟X90芯片通过安全可靠认证,昇腾910B芯片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领域大杀四方,连比亚迪都用上了基于海思AIPU的智能座舱模组;中芯国际更狠,14nm工艺良率达到国际水平,N+2工艺试产顺利,再配上北方华创的刻蚀机、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硬生生在封锁中杀出一条血路。 刘德音的“经济死岛”论,说白了就是吓唬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确实重要,但大陆早就在布局替代方案。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6240亿美元,大陆占了近三分之一,光AI芯片市场就从2024年的1425亿元涨到2029年的1.3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7%,这种市场规模的虹吸效应,就像太平洋的暖流,谁也挡不住。 更关键的是,大陆玩的是“军民融合”——军工领域的技术突破,比如量子计算、太赫兹通信,随时可以转化为民用,这种“战时产能”的爆发力,台积电连想都不敢想。 说到底,台积电就是一只被拴在树上的老虎。刘德音的狠话,不过是老虎被拴久了,对着树桩龇牙咧嘴罢了。真正的危机,是台积电正在被美国掏空技术、抽走供应链,而大陆则在政策、资本、市场的三重驱动下,上演着一场半导体版的“长征”。 当大陆在7nm、Chiplet、先进封装等领域全面突破时,台积电的“经济死岛”论,只会变成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注脚……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公开喊话:如果大陆动武,台湾将变成“经济死岛”,台积电也别想被
依秋聊趣
2025-08-12 13:42:4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