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孙子,独自一个人走了60公里,倒了3次公交、地铁,来北京清河火车站接奶奶回家。 《九岁娃的六十公里》 周五下午三点,我在清河火车站的出站口来回踱着步。手里攥着的老年机震了震,是儿子发来的微信:“妈,小宝说想给您个惊喜,您等着就行。” 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才九岁,平时在小区里买瓶酱油都得拉着他爸,能有啥惊喜?上个月视频时随口提了句“北京地铁真复杂”,难不成这小不点要搞什么名堂? 广播里报出我那趟车的到站信息时,我拖着行李箱刚拐过弯,就瞅见个黄乎乎的小身影冲过来。宝蓝色校服外套敞着,胸前的红领巾歪歪扭扭,正是我家小宝。 “奶奶!”他扑过来抱住我腿,额头上全是汗,小手还攥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条。 我吓得赶紧摸他额头:“你爸妈呢?这六十多公里你咋过来的?” “我自己来的呀。”他仰着小脸,从裤兜里掏出张公交卡,“我查了地图,坐342路转5号线,再换13号线,就三趟车。” 我这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拉着他往候车椅上坐:“你爸知道?” “我留了纸条的。”他献宝似的展开那张纸,上面用铅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爸爸,我去接奶奶了,我带了电话手表,别担心。”末尾还画了个笑脸。 正说着,他的电话手表响了,是儿媳妇的声音,隔着表盘都能听出急哭了:“小宝!你在哪儿呢?吓死妈妈了!” 小宝把手表贴在耳边,声音脆生生的:“妈妈,我到火车站了,跟奶奶在一起呢。我坐公交可顺利了,有个阿姨还帮我搬行李箱来着。” 我抢过手表:“小敏你别急,孩子在我这儿呢,安全着呢。这到底咋回事啊?” 儿媳妇在那头抽抽搭搭地说:“早上起来就没见着他,桌上留了张纸条,可把我们俩急疯了。他爸现在正开车往北京赶呢……” 挂了电话,我看着小宝鼻尖上的汗珠,心里又气又暖。这孩子从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个豆沙包:“奶奶,给你吃,我早上买的,还软乎呢。” 我这眼泪唰地就下来了。上个月视频,我随口说想尝尝北京的豆沙包,这孩子竟然记在心里。 “你咋知道坐哪路车?”我一边擦眼泪一边问。 “我查爷爷的手机地图呀。”他掰着小手指头数,“从家到342路公交站要走十分钟,坐五站地到地铁口,然后换乘5号线,坐八站再换13号线……”他说得头头是道,像个小大人。 正说着,旁边座位上的大姐凑过来:“大姐,这是您孙子?真能干啊!我家那小子都十二了,让他自己坐公交还哭鼻子呢。” 小宝听见了,挺了挺小胸脯,得意地冲我笑。 夕阳透过候车厅的玻璃窗照进来,把小宝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摸着他毛茸茸的脑袋,突然觉得这孩子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他裤腿上沾着泥点,球鞋的鞋带松了一根,想必这一路并不轻松。 六点多的时候,儿子终于开车赶来了。一进门就冲过来,一把将小宝搂在怀里,声音都在发抖:“你这臭小子,想吓死爸爸是不是?” 小宝搂着他爸的脖子,在他耳边小声说:“爸爸,奶奶一个人坐车我怕她累,我想早点来接她。” 儿子愣了一下,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转过身来,冲我深深鞠了一躬:“妈,对不起,是我们没看好孩子。” “不怪你们。”我拉过他们父子俩,“这孩子有心了。” 回家的路上,小宝累得在后排座睡着了,小脑袋歪在我的胳膊上。我看着他长长的睫毛,心里像揣了个暖炉。六十公里的路,三次换乘,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或许比翻越一座大山还难。可他凭着一股傻劲儿,硬是做到了。 车窗外的霓虹灯一闪一闪,映在小宝恬静的脸上。我突然明白,所谓成长,或许就是这样猝不及防。前一天还在撒娇要糖吃的小不点,说不定第二天就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到家的时候,儿媳妇早已炖好了排骨汤。小宝闻着香味醒了,揉着眼睛喊:“奶奶,我帮你盛汤。” 看着他踮着脚尖在厨房忙碌的小身影,我突然觉得,这六十公里的路,不仅是孩子的一次冒险,更是给我们大人的一堂课。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了,可其实,他们比我们想象中更勇敢,更懂得爱。 那一晚,小宝睡得特别香。我给他盖被子的时候,发现他的小手里还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公交路线图。
9岁的孙子,独自一个人走了60公里,倒了3次公交、地铁,来北京清河火车站接奶奶回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12 22:20:54
0
阅读:48
梓铭
有手表电话一切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