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杨得志下乡想找位老战友,县委听后内心很吃惊:老将军为何要特意见一特务? 1973年12月,杨得志正式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到任之后杨得志立即带人沿鄂北至鄂西一带视察三线工作。不久之后,杨得志来到了荆州,荆州军分区司令粟侠辉专门为他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二人见面后,粟侠辉照例汇报完了工作,杨得志忽然向他打听侯礼祥的下落,这让粟侠辉有些摸不着头脑。 随后,他立即让人寻找侯礼祥的情况,原来此人住在江陵县,县里的人们不太愿意提起他的事情,毕竟多年前他就已经被认定是敌特,一直在县里接受审查。 粟侠辉并不清楚侯礼祥的现状,既然杨得志点名要见他,粟侠辉立即与江陵方面联系。县里的人们得知此事也大吃一惊,大家都不清楚杨得志将军为何要见这么一个“特务”。 可上面的命令又不能违抗,众人急忙去寻找侯礼祥,正好他们在找人的途中遇到了正准备上访的侯礼祥,县里的人向他说明了情况,做了一番准备后就带着他去见杨得志。 很快,侯礼祥就被接到江陵招待所,杨得志知道此事后非常高兴,立即提出来要请侯礼祥吃饭。这让周围人感到非常惊讶,杨得志并没有过多解释,他与县里的人们沟通了之后,了解侯礼祥这些年的处境。 由于身份的问题,侯礼祥这么多年过得非常艰难。这几年他患病却没钱治疗,县里也懒得管他,杨得志问起此事的时候,县里的人也只是表示他是特务,不用在意。 见到当地人是这样的态度,杨得志心里更加难受,于是他特意让各级领导都参加这场宴会,还特意吩咐众人,侯礼祥来之前,谁都不能开席。 就这样,侯礼祥在众人的注视下走进了餐厅,见到等待多时的杨得志,侯礼祥像老友一样打着招呼,而杨得志笑着走下了座位,快步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在周围人惊愕的目光中,杨得志向他们说出了侯礼祥的真实身份。原来,他不但不是特务,还是立下无数战功的老红军。 对于杨得志来说,侯礼祥更是长征中救过他的大恩人。人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多年来一直挨批的老侯,竟然还有着这样的身份。 侯礼祥十五岁就离开家外出谋生,后来一路跑到了武汉打工,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革命思想。1928年,侯礼祥参加了革命,不久后他就进入了红军,成为红三军团的一员。 进入部队后,周围人喊他的时候经常省略他的姓氏,直接叫他李祥,他后来也习惯了这个名字,索性就沿用了下去。 红军长征期间,侯礼祥成为红一军团的一员,靠着自己的勇猛,他被任命为红一师一团一营的营长。当时,一团的团长正好是杨得志,在一路艰苦的战斗中,侯礼祥成为他的爱将。 1935年5月,红军强渡大渡河,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杨得志在军中挑选出多位勇士组成突击队。侯礼祥果断报名参加,随后他跟着其他勇士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敌人仰仗的天险中打开了缺口,给全军争取到了生机。 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表现,侯礼祥得到了组织的重视,之后杨得志升任红一师的师长,他也被提拔为一团团长。 在杨得志的麾下,侯礼祥多次完成重要任务,还曾背着受伤的杨得志突出重围,二人虽然是上下级,但经历了这一切,他们已经是患难之交。 1936年,红军抵达陕北,侯礼祥来到了陈赓、杨勇的麾下效力,由于他的能力出色,他被组织安排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深造。 毕业后,侯礼祥又担任八路军总部警备第一团副团长,担负起保卫中央的重任。在这期间,他一直兢兢业业做着工作,可之前的战事让他浑身伤痕累累,随着持续高强度工作,侯礼祥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 1939年,他不得不暂时退出部队的工作,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了老家江陵。中共江陵县委的同志为他在当地安排了一些工作,侯礼祥就这样隐姓埋名,在老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可之后由于战事等因素,侯礼祥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江陵长期被日军和国民党控制,他也很难与组织恢复联系。 就这样一直到建国后,当地人并不清楚侯礼祥红军的身份,也不了解他的贡献,大家只知道他曾当过国民党保长这些职务。于是他被打成了特务,为了澄清自己的身份,侯礼祥一直在寻找老战友们。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老领导杨得志,杨得志见到他后十分激动,了解到了侯礼祥这些年的处境,杨得志决定帮他解决这些麻烦。 于是利用此次巡视的机会,杨得志特意来到侯礼祥的家乡,在江陵人的面前说出了真相。1974年,侯礼祥又在杨勇、杨得志的证明下,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并正式恢复了老红军的待遇。
八路军最“古怪”的旅:连朱德、彭德怀这样的军事天才都拿它没辙,这支队伍内部山
【15评论】【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