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有个叫毕应霖的人,父母双亡,跟着叔叔生活,诗词文章写得很不错,人们都说有天

史迹追踪者 2025-08-13 00:54:20

沔阳有个叫毕应霖的人,父母双亡,跟着叔叔生活,诗词文章写得很不错,人们都说有天 生的灵气。 一年深秋,他和朋友去菊园游玩。大家都对着花喝酒,只有毕应霖在花丛深处摆了个竹炉,捡了些落花,坐着品茶。 忽然一个拄着短杖的人走来,眉发皆白,穿着古朴的衣裳,像个年高德劭的隐士。 毕应霖知道他不是普通人,站起来拱手行礼。 老者笑道:"众人都醉你独醒,年轻人品味不一般。" 说着用拐杖敲了敲地,"我这老骨头就不行礼了,你也坐下,咱们随便聊聊。" 说完撩衣坐下,毕应霖也席地而坐。 刚问起姓名,老者就笑:"雅士相遇,不该说这些俗事。鹤立鸡群,鸣声必定惊人,希望你的佳作能洗洗我的老耳朵。" 毕应霖连连谦让,请老者出题。老者指着田边两种菊花说:"写菊的诗历代名家不少,不如来首律诗,如何?" 毕应霖笑了,随即吟出一首《西施菊》和一首《杨妃菊》。 老者听后大喜,突然起身拍着毕应霖的肩膀说:"真是我家的好女婿啊。" 一下子就不见了。 毕应霖大惊,以为遇到了鬼,踉踉跄跄地往回跑。大家正吃得高兴,见他慌慌张张的,惊讶地问怎么了。 毕应霖气喘吁吁地把事情一说,众人害怕起来,散了。 过了几天,毕应霖的姐姐突然生病,从邻县派人来报信,叔叔让他去探望。他在姐姐家待了十多天才回来。 到家时,叔叔看见他就骂:"长大了就不听我的话了,婚嫁大事竟敢不告诉我?" 拿起大棍子就要打他,婶婶拦住了叔叔。 毕应霖莫名其妙,叔叔还在怒气冲冲地骂个不停。 婶婶对毕应霖说:"昨天傍晚,有个老太太送新娘子到家里,说她姓陆,主人欣赏你的聪明,把女儿许配给你,结婚已经十天了,先送新娘子来,你稍后就到。说完老太太就走了。你今天果然回来,证明她说的是真的,新娘子还在我屋里。" 毕应霖使劲辩解,婶婶喊:"女婿来了!春云怎么不出来见人?" 一个女子从屏风后出来,含羞带笑地站在婶婶旁边。毕应霖斜眼看去,女子肌肤如玉,容貌如花,一下子心动了。 他心想这事肯定有原因,要是明说,叔叔脾气暴躁,肯定会拒绝,那自己就错过了好媳妇,不如先承认,晚上再问清楚。于是趴在地上认错:"确实有这事。因为老人家的命令难以推辞,是我的错,任凭叔叔责罚,我不敢辩解。" 婶婶大笑道:"我就说春云不会骗我们。" 接着劝叔叔,命人收拾东边的几间小屋,让毕应霖搬过去,叔叔把棍子扔在地上,甩袖子走了。 毕应霖和新娘子搬过去,夜深人静时,他才问女子:"我不知道你是谁,突然称结婚,实在不明白。" 女子害羞了很久,说:"这是长辈的命令。" 说完,背对着蜡烛坐下,不再说话。 毕应霖问了几次没回应,就不再问了,拉着女子睡下了。 早上开门,院子里堆满了东西,都是女子家送的嫁妆,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毕应霖问女子,她还是不回答,只是指挥丫鬟把屋里布置得焕然一新。 毕应霖贪恋女子美貌,又年轻不知害怕,反而觉得很高兴。只有他的叔叔婶婶很担心,怀疑是妖 怪。派人去他 姐姐家打听,得知毕应霖停留的时间和他当初说的一致。而且附近村子也没有姓陆的富户,更害怕了。 住了几天,女子对毕应霖说要回娘家,毕应霖想一起去,女子也同意了。 次日早上,两顶轿子停在门口,来人说:"前村陆老先生来接春娘子和新郎,请马上动身。" 两人各坐一顶轿子出发了。 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轿子停下不走了。毕应霖掀开帘子一看,高山入云,悬崖临地,不禁大吃一惊。仔细一看,鸟叫花落,树木茂盛,又像是个好地方,心里才稍微安 定些。 再看宅院,遮天蔽日,连绵不断,壮丽得无法形容。女子先下轿,招呼毕应霖一起进去,毕应霖犹豫着跟在后面。 门口只有几个少年,披散着头发,约十五六岁,看见女子笑着迎上来说:"姐姐来了!老先生和姐妹们都等着呢。" 女子让他们先进去通报,拉着毕应霖的手慢慢走。 一道道门里,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稀疏的竹子靠着墙,兰花长满台阶,几百种奇花,都叫不出名字。人还没到,狗就叫了起来,女子笑道:"才走几天,狗就不认识我了?" 到了厅堂,一人拄着拐杖出来迎接,就是在菊园遇到的那个老头,穿着华丽,和以前大不一样,他一边作揖一边笑:"我家的好女婿果然来了?我还担心你不来呢!" 毕应霖顿时吓得发抖,勉强以女婿礼节拜见,紧张得手足无措。突然听到画屏旁边传来一群娇美的声音,好像有人说:"姐姐以前说市 井小子俗气可笑,现在这个新女婿怎么样啊?" 满屋子的人都笑了。 看过去,有四五个美人,容貌都比不过春云,却更妖媚。老者呵斥道:"贵客刚来就这么嬉 笑,太没礼貌了!"

0 阅读:1
史迹追踪者

史迹追踪者

追踪史迹,还原历史本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