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河南省政府招待所,一个清洁工跟往常一样正在打扫卫生,突然被北京派来一辆军用吉普接走,身份一曝光后,惊动整个省城。 1953年9月的一天,《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寻找战士雷宝森的寻人启事,这位战士是上蔡人,是志愿军第26师第234团第9连第4班班长,曾经获得过一等英雄的称号,曾经受过重伤,寻人启事的落款是第26军政委李耀文。 当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的一位负责人看到这则启事时,心里一惊,因为他们这里有个人和寻人启事上的信息比较吻合。 于是他找到招待员,问寻人启事上的人是不是他,招待员看了报纸后,眼里噙着泪说报纸上的这个人就是他。 这个招待员叫雷宝森,曾经荣获一等功,还是大英雄,那他为什么沦落到了清洁工的地步呢,这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1925年,雷宝森出生于河南兰考,原名李宝森,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一家人靠着几亩薄田为生。 就这样贫困的生活也过得不安生,地主专挑老实巴交的人欺负,李宝森一家也难逃欺负,后来李宝森的父亲实在受不了欺负,就带着一家逃到了上蔡。 逃亡的路上,父亲不幸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只好把李宝森的两个姐姐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不久之后,李宝森的母亲也去世了,成了孤儿的李宝森只好四处要饭吃。李宝森五六岁那年,被姓雷的好人心收养了,从此改名雷宝森。 雷家没有孩子,他们把雷宝森当成亲生孩子对待。但是雷宝森是个善良的人,他不可能这样靠着养父养活自己,在1941年,他到了郑州,在一家餐馆当跑腿的。 餐馆不忙的时候,雷宝森就会和一个人认识的鞋匠闲聊,讲述自己的经历,表明自己对时局的不满。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这个鞋匠其实是地下党员,当鞋匠只是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他听了雷宝森的经历后,给雷宝森讲了很多共产党的事情,并告诉他党会带着人民打败侵略者和地主阶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之后,在鞋匠的引领下,雷宝森接触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共产党。 1946年,雷宝森在鞋匠的安排下,加入了莱芜的南麻区小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1948年,雷宝森被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78师234团3营9连担任机枪手。 从此,雷宝森跟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并多次立功。 1950年,雷宝森所在的部队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到朝鲜作战。 1951年3月24日,雷宝森率领四班的九位战士在299高地进行阻击任务。这个高地地形狭长,西侧是清谭川铁路和公路沿海庞山。 299.3高地的西坡,由于修路,山陂被切成了一个断崖公路,断崖下是联合国军必经的地方。 雷宝森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战士们前往七峰山峡谷,结果到了那里等了一天一夜,却并没有遇到美军的坦克。 但是雷宝森并没有放弃,他认为上级让他们等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他安慰战士一定要耐心等待。 最终等了两天两夜后,敌军的坦克终于来了,雷宝森根据当时的情况,给战士们分配好任务,然后带领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待敌军的坦克全都过桥之后,两组同时展开攻击,利用反坦克手雷,出其不意地将敌人的坦克炸毁。 最终在雷宝森和战友们的努力下,最终炸毁了美军11辆坦克和1辆吉普车,最重要的是,我军无一人伤亡。因此雷宝森被授予“一级人民英雄”的称号。 没想到第二天,我军主力转移时,遇到敌人突袭,结果经过激烈的战斗,雷宝森所在的4班只剩下两个人了,其中就包括雷宝森。 后来为了掩护战友,雷宝森填下了悬崖,等战斗结束后,大家以为雷宝森牺牲了,还给他开了追悼会。 其实雷宝森并没有死,他被当地人救了下来,送到了附近的战地医院,之后又送回了祖国。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雷宝森出院了,但是一颗子弹却留在了腿关节上,造成了他的终身残疾。 之后,雷宝森回到了家乡河南,为了不拖累家人,他选择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当一名端茶水的招待员。 不久后,第26军政治部委员李耀文将军在为他记功时,想到了在阵地并没有找到雷宝森的尸首,怀疑他有生还的可能,随即在《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刊发消息寻找,最后几经周折才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里找到了他。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1957年,彭德怀还给雷宝森发了到被京参加国庆八周年观礼的请柬。毛主席还和雷宝森握了手,并说:“你是志愿军战史上的自豪!” 参观后,雷宝森又回到了家乡。在往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去很多地方演讲,为战士们讲述他曾经作战的日子。 2009年,雷宝森去世。 雷宝森能屈能伸,能当奋勇杀敌的英雄,也能当默默无闻的招待员,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1953年,河南省政府招待所,一个清洁工跟往常一样正在打扫卫生,突然被北京派来一
历史奇话站
2025-08-13 00:55: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