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高考“疯子”,参加10次高考只为上清华,6次考取985名校却都放弃,36岁的他从清华本科毕业,现状却令人唏嘘...... 在一所民办中学,一位带口音的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耐心解题,他月薪四千,生活平淡规律。 这幅景象在中国任何一个小地方都再寻常不过,可这位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大多数眼里,清华的学生有着更光明的未来,为何他却只在一所中学教书。 他叫吴善柳,一个花了十年青春,拒收了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无数名校橄榄枝,最终以理科状元身份圆梦清华的“传奇人物”。 三十六岁的他站在毕业典礼上,身边全是二十出头的同学,人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未来,而吴善柳,已经没有时间再“蹉跎”。 他攥着这张梦寐以求的文凭四处求职,本以为是通往康庄大道的金钥匙,谁知现实的门却一扇扇关上。 用人单位一看他三十多的年纪,再翻翻那几乎空白的工作履历,往往扭头就选了更有经验的同龄人,或是更有潜力的年轻应届生。 即使是在清华园里,他也像个孤独的“异类”,三十二岁入学,他比周围的同学大了整整一轮,当大家热火朝天地聊着社团、聊着恋爱,吴善柳常常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隔阂。 再看看那些和自己实际同龄的人,早已事业小成、娶妻生子,巨大的焦虑感不时将他吞没。 他能做的,只有像海绵一样扎进图书馆和课堂,拼命吸取知识,试图弥补逝去的时间和内心的不安。 可是在抵达这片充满矛盾的梦想之地前,吴善柳的确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2014年,历经第十次高考,他终于以钦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当三十二岁的他捧着这份迟到了太久的通知书时,这个中年男人哭得像个孩子,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在复读的路上走了八年。 他曾两次考上北师大,还被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众名校录取过,可他却都选择放弃,外界对此早已吵翻了天,有人骂他是“高考钉子户”,是“现代范进”。 当然,也有人把他当成励志榜样,拿来教育自家孩子,面对这些评价,吴善柳内心虽有波澜,最终却选择了一笑了之,因为他的眼里,只看得见清华。 2001年,那时的吴善柳,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也算是名校学子,本该心满意足,然而,一次去清华园的参观,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座百年学府里浓厚的学术氛围,那些行色匆匆的学子和实验室里忙碌的学者,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强大而美好”的种子。 回到北交大,他总觉得生活缺点什么,这股劲儿在一次酒后彻底爆发,他发誓必须考上清华。 一句醉话,成了一个让他无法收场的承诺,他开始厌学,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冲动之下选择了退学。 离开学校后,他没敢告诉家人,一个人在北京打零工,他端过盘子,也在工地上搬过砖,身边不再是大学生,而是一群没什么文化的体力劳动者。 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落差,反而让那份名校梦带来的不甘愈发强烈,他最终向家人坦白,提出了复读考清华的请求。 曾是小学副校长的父亲没有过多责备,反而支持他继续追梦,这份支持,成了他后来漫长复读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如今,吴善柳在教师的岗位上,正努力做出改变,他甚至会把自己的经历当成案例,告诉学生们要勇敢追梦,但也要看清现实。 他承认过,自己的人生选择里有后悔的成分,但这段独特的经历也让他真正成熟了,他放下了执念,也终于认清了现实。
“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语出惊人,他说:“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毕业都
【142评论】【1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