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虽然不太服气粟裕,但打阻击很卖力。宋时轮资历远远超过了粟裕,是教员的井冈山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15 09:15:38

宋时轮虽然不太服气粟裕,但打阻击很卖力。宋时轮资历远远超过了粟裕,是教员的井冈山班底,他解放战争率领的华野10纵在豫东战役里绝对是最佳辅助了,一阶段上蔡阻击胡琏整11师,二阶段桃林岗阻击邱清泉整5师,尽在那啃硬头,伤亡大缴获少,但就因为有了这样的好队友抗线才保证了最后的胜利。

解放战争那段日子,宋时轮和粟裕这两个人,一个是老资格,从井冈山就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经历过长征那些苦日子;另一个呢,后起之秀,靠着脑子活络和打仗胆大,在战场上一步步爬上来。宋时轮1907年生在湖南醴陵,早早1927年入党,1929年投身红军,当过红二十八军军长,爬雪山过草地,一路没掉队。抗日时候在新四军里混得不错,当过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在苏北打鬼子,战绩实打实。到了解放战争,先在山东野战军给陈毅当参谋长,那位置可不低,后来山东和华中合起来成华东野战军,他调去带第十纵队,当司令员。这资历搁哪儿都够硬气,谁见了都得敬三分。

粟裕呢,也1907年生,湖南会同人,侗族,1927年入党。从南昌起义一个班长干起,没啥后台,全凭自己摸索。抗日时带新四军第一师,在苏中战役打得日军直叫苦,那仗成了教科书级的。解放战争里,他先管华中野战军,后来在华野当副司令员,实际抓作战,陈毅是大头,粟裕是真干活的那个。1947年华野成立,陈毅司令员,粟裕管军事,宋时轮从参谋长变成纵队司令,心里肯定有点别扭。红军时候他当军长,粟裕还在下面混,现在倒过来了,得听粟裕的,谁能没点疙瘩?私下里宋时轮没少嘀咕,有时候配合也不那么顺溜。比如1947年夏天,敌第五师来犯,他没请示就带兵撤过黄河,搞得华野被动,中央本要追究,粟裕保了他,说宋时轮打仗猛,是人才。这事儿过去,宋时轮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有点数。

俩人关系就这样,宋时轮资历老,但战场上粟裕指挥大局。宋时轮不服气是有的,可关键时候他没掉链子,尤其打阻击,那叫一个卖力。1948年6月,豫东战役打响,华野和中野联手对付国民党25万大军。粟裕当华野代司令,负责全局。宋时轮带第十纵队,任务就是挡敌援兵,给主力腾时间。这仗难打,敌军精锐,装备好,火力猛。宋时轮就算有气,这时候也得咬牙顶上。第一仗在上蔡,对上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这部队是蒋军王牌,经验足,想北上救开封。宋时轮带第十纵队硬扛,仗打得苦。敌炮火轮番轰, 第十纵队伤亡不小,但就是没让胡琏动一步。宋时轮用经验调战术,时不时反击,乱敌节奏。这几天苦撑,直接帮华野主力拿下开封。

开封拿下后,战役没完。国民党邱清泉兵团来援,黄百韬也掺和,区寿年兵团被围。粟裕调整部署,宋时轮又得上桃林岗,挡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师。这部队号称天下第一师,坦克多,机动强,想救区寿年。桃林岗地平,守起来费劲,宋时轮清楚这仗更硬。他分散部队,找机会反击,自己带预备队冲。第十纵队顶住邱清泉猛攻,五昼夜下来,伤亡大,缴获少,可就是这股劲,保住主力围歼敌军。豫东战役, tenth纵队啃硬骨头,牺牲多收获少,但没他们抗线,粟裕计划没法落地。粟裕后来夸阻击打得好,是胜利关键。宋时轮嘴上不服,心里明白大局重。战场上,他执行命令不含糊。那不服,可能就是军人傲气,但靠谱的时候,他是好队友。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转折点,华野歼敌9万多,扭转中原局面。宋时轮第十纵队在上蔡和桃林岗的表现,成了最佳辅助。胡琏整十一师被挡在上蔡,动弹不得;邱清泉第五师在桃林岗冲不破,区寿年兵团就这么完了。这仗证明,阻击战虽不显眼,但少了它,主攻就悬。宋时轮带队卖力,纵队从山东野战军时候就跟着他,变成华野主力。豫东后,宋时轮没歇着。济南战役,他带第十纵队打西线,攻克济南,抓王耀武。淮海战役,在徐州附近挡援军,又立功。新中国后,他带志愿军第九兵团打长津湖,重创美军陆战第一师。1955年上将军衔,后来管军事科学院。粟裕当总参谋长,1984年走,宋时轮拖病体去送,战友情没话说。

回想宋时轮一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他经历太多。比粟裕资历老,是毛主席井冈山班底,这点没人争。但解放战争,粟裕军事天才,指挥大仗,宋时轮得配合。豫东战役就是例子,宋时轮不服气归不服气,打起阻击来拼命。第十纵队在上蔡桃林岗,面对胡琏邱清泉那些王牌,硬是扛住。伤亡大,缴获少,可胜利靠的就是这种队友。没他们,粟裕再聪明也玩不转。宋时轮这人,傲气有,但大局观强。后期战役,他继续出力,济南淮海都见身影。新中国后,长津湖那仗,更显硬气。俩人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战场上互补,历史就这么记着。

0 阅读:221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