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抗日英雄、原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敌工队副队长李洛夫都会带着他的后人到

历史剖析堂 2025-08-15 12:00:30

每年清明节,抗日英雄、原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敌工队副队长李洛夫都会带着他的后人到烈士陵园为一位原侵华日军扫墓,即便后来李洛夫去世,他的后人依旧还会替他去给那个日本人扫墓,那么作为抗日英雄的李洛夫为何要给一名原侵华日军扫墓,这个日本人又为何会葬在烈士陵园? 其实这个日本人名叫宫川英男,1920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1939年,受当时日本国内狂热的战争情绪煽动,宫川英男应征入伍成了一名侵华日军。 于是宫川英男被感化,主动交代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并恳请加入八路军和中共,最终经过组织考察,批准宫川英男以日本人身份加入八路军和成为中共党员。 1943年,宫川英男受日共派驻中共的领导人冈野进领导的日本反战同盟委派,被委派到山东省长清县配合八路军做敌伪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向当地侵华日军进行反战思想宣传,瓦解侵华日军的军心。 也是在长清县宫川英男与时任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敌工队副队长李洛夫结为至交,据李洛夫和当时同在山东反战同盟的原侵华日军秋山良照回忆,宫川英男曾多次对他们说:“作为一个日本人,应当于心无愧,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无可畏惧。” 李洛夫记忆最深的就是当时日本反战同盟人士桥本开玩笑似的调戏了房东的女儿,这件事被宫川英男得知后怒不可遏,宫川英男对桥本开展了多次批斗,最终桥本向房东一家诚挚道歉。 由此可见,宫川英男是多么正直,他不仅本性正直,而且在对日军反战思想宣传中做的也十分到位,他写了很多文章投放到日军中来驳斥日本军国主义宣传的“七生报国”和“献身奉公”的思想。 在宫川英男的反战思想宣传攻势下,1944年,日军警备队驻济南万德车站的伍长阪田就主动向八路军投诚,除阪田外,当时还有不少驻山东侵华日军主动向八路军投诚,加入日共领导的反战同盟。 宫川英男散布的强大反战思想攻势让驻山东侵华日军十分恼火,他们称宫川英男为“帝国败类”,甚至开出了相当于一架战斗机的钱悬赏抓捕宫川英男。 1945年6月9日,日军对长清县万德镇进行扫荡,宫川英男和一部分八路军战士在撤退时不幸被日军包围,宫川英男为了掩护八路军战友撤退,他选择主动向日军开枪吸引火力,在八路军战友顺利撤退后,他本人则被日军重重围困。 最终宫川英男不想被日军俘虏,于是冲自己开枪自尽,一个原日本侵华日军就这么为了掩护中国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在了山东省长清县万德镇。 宫川英男牺牲后,日军本想将他的遗体带回去以警示其他侵华日军,但他的亲密战友李洛夫得知日军要带走他的遗体,李洛夫当天夜里就带人冒着大雨从日军手中抢回了他的遗体。 后来八路军将宫川英男的遗体安葬在大峰山烈士陵园,冀鲁豫边区各界也为他举行了追悼会,1983年,长清县政府又将宫川英男的遗骸移葬到长清县革命烈士陵园。 在宫川英男牺牲的60多年里,他亲密的战友李洛夫一直坚持带领后人为他扫墓,并且李洛夫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他寻找日本的亲人。 李洛夫晚年曾对后人说过,他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宫川英男在日本的亲人,亲手送宫川英男回家,如果找不到的话,他希望自己死后埋葬在宫川英男墓旁,他要在九泉之下常伴战友,不要让宫川英男在异国他乡的地下寂寞。 2002年,抗日英雄李洛夫去世,他的子女遵照他生前遗愿将他的部分遗骸葬在了宫川英男墓旁边。虽然李洛夫已经去世,但他的子女依旧继承了他的遗愿,替他去寻找宫川英男的亲人。 直到2009年,在众多媒体和日本友好人士的帮助下,宫川英男在日本的亲姐姐终于被找到,原来1941年时,日本军方对宫川英男的家人宣称他在中国战场上战死了,所以宫川英男的家人并不知道他被八路军俘虏并成了日本反战同盟人士。 终于,李洛夫的女儿孙雁鸣女士亲手带着宫川英男的部分遗骸将其归葬于日本山梨县,至此李洛夫的遗愿也总算是完成了。 2014年,国家民政部颁布了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名录,其中包括白求恩、柯棣华和宫川英男在内的8名外籍人士,而宫川英男则是抗日英烈名录中唯一的日本人。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历史剖析堂

历史剖析堂

剖析历史,呈现真实图景。